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居全国首位!青岛金融业交出靓丽“三季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11月3日讯 青岛金融业再度交出靓丽“三季报”: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居全国首位、贷款增速居计划单列市首位、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国民经济十大行业之首……记者今天自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运行态势良好,金融业主要指标逆势增长,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27.8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GDP增速6.3个百分点,增速居国民经济十大行业之首,持续拉动全市经济增长;金融增加值占全市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7.2%和11.6%。金融业实现税收131.0亿元,同比增长13.2%,较去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青银理财、兴华公募基金两家法人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76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34家。

存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0403.7亿元,比年初增加2527.4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19475.8亿元,比年初增加2192.8亿元,同比增长13.0%,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20989.5亿元,比年初增加2779.6亿元,同比增长16.2%,比全省、全国分别高3.1和3.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9906.9亿元,比年初增加2575.0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用于核算GDP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为15.0%,较年初提高2.3个百分点。

与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本外币存贷款保持稳定、较快增长。贷款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仅次于广州和杭州,贷款规模在计划单列市中居第3位;存款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居第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7位,存款增量占全省增量的五分之一。与去年相比,本外币存款增量是去年全年的1.4倍,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增量是去年全年的1.3倍,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创投风投机构高速增长。前三季度,青岛辖区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34家,同比增长32.5%,增速居全国首位;管理基金数量769只,同比增长54.1%,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管理基金规模979.26亿元,同比增长26.4%,管理基金规模约占整个山东省的40%。

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我市直接融资规模达到2694.7亿元,同比增长55.6%。其中,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 34.7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募集资金2.1亿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实现融资25.7亿元,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券114只、融资985.6亿元,政府发行债券111只、融资1646.6亿元。 

证券期货交易额增幅显著。前三季度,全市证券业实现交易额45472.3亿元,同比增长50.7%,比去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占全省证券交易额的比重为30.2%。全市期货业实现代理交易额36147.0亿元,同比增长17.7%。

上市工作保持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威奥轨道、酷特智能、高测科技、森麒麟成功上市,建邦供应链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新三板精选层审核的企业,冠中生态、海泰新光、德固特节能三家过会,另有2家上市公司迁入,新增境内外过会及上市公司10家,总数达到61家,居全省首位。另有拟上市公司27家,其中在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待审企业12家,在青岛证监局辅导企业15家。

保费收入增速平稳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4%,保费增速呈现逐月上升态势。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保费规模列第9位,增速列第14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我市保费规模排名第2,增速排名第4。

地方金融组织发展平稳。前三季度,全市4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6.6亿元,33家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252.3亿元,35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余额127.6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担保余额、投资余额占比分别达到81.1%、65.4%和63.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信用互助金187笔累计1071.3万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