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7小时显微镜下重建回流系统,青大附院成功开展首例淋巴静脉分流术治疗淋巴水肿

近日,青大附院手足显微外科丁小珩教授成功为一名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淋巴静脉分流术治疗,填补此项技术空白。

术中

患者杨女士今年57岁,9年前因乳腺恶性肿瘤实施一侧乳腺全切加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又进行了放化疗。虽然根治了乳腺恶性肿瘤,但越来越肿胀的右上肢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右胳膊最粗的地方竟比正常的左胳膊周径多7厘米。每天的酸胀不适,让患者白天焦虑不安、晚上辗转难眠。她尝试就诊于多家医院,最终确诊为“肢体淋巴水肿”,却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她也曾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压力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女士得知青大附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可通过超级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淋巴水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手足显微外科门诊,经过丁小珩教授和团队王正丹、任胜全等医师的诊断分析,最终决定为杨阿姨进行“右上肢淋巴静脉分流术”治疗。

术前

术后手术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丁小珩教授在上臂数个2厘米、3厘米的小切口下,仔细找出了真皮下直径仅有0.1毫米至0.4毫米的小淋巴管,将其与周边的微小静脉连接,形成新的淋巴回流系统。经过近7个小时显微镜下绣花般的细致手术,丁小珩教授为杨女士打通6组淋巴管。术后第二天,杨女士明显就感觉原本粗大酸胀的右胳膊轻松了许多,手术后的右胳膊也逐渐变得越来越轻松,再度测量时,仅比左胳膊周径粗4cm,并还在逐步改善中。杨女士开心地表示:“感谢青大附院手足显微外科的高超技术,为我解除了多年的痛苦。”

据悉,许多患者在乳腺肿瘤或妇科肿瘤手术后并发上、下肢淋巴水肿,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实施长期压力治疗,但效果有限。随着超级显微外科的发展,手术医师可以在放大倍数30倍以上的手术显微镜上,通过超显手术器械(尖端只有0.1毫米)、12-0型号(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粗细)的超显缝合线,把直径仅有0.2毫米左右的淋巴管和周边细小静脉进行吻合连接,分流造成肢体水肿的淋巴液,从根本上进行有效治疗。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责任编辑:小鱼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