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强化金融支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青岛市注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统筹运用信贷、保险、担保、基金、债券等金融工具,坚持靶向施策,引导各方金融活水注入田野乡间,精准滴灌,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户持续增收,开创“金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齐鲁富民贷”贷款余额2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585.40亿元,同比增长18.79%,高于其他贷款8.0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584.01亿元,同比增长3.4%;农业贷款余额214.88亿元,同比增长26.97%。

“我们合作社平时从事收购和加工萝卜等蔬菜工作,为推动合作社提质升级,我们决定上新冷库,用于产品的保鲜储藏。在相关部门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齐鲁富民贷’利率低,担保费用低,于是在农行申请了200万元贷款用于建设冷库。整个办理流程很便利,这笔贷款极大缓解了我们的用款需求。在‘齐鲁富民贷’的帮助下,合作社预计今年增收达80万元。”8月18日,青岛市“齐鲁富民贷”工作推进会在莱西市召开,莱西市院上镇果蔬加工合作社负责人宋秀民告诉记者。

提升金融支农效能,市农业农村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主攻点”,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青岛市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奖补实施细则》,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会同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搭建青岛“金农通”信息服务平台,汇集产业振兴、财政补贴、农村基础保障等7大类、79条惠农政策,上线30余家银行机构共112款涉农信贷产品。今年以来,促成513笔、7.9亿元融资。

不久前,由青岛多部门联合推出的“花生收入保险”正式签约落地,这是全国首个县域覆盖花生收入险项目。该项目将覆盖山东大花生主产区莱西和平度近10万亩种植面积,惠及约5万花生种植户。这个创新实施的花生“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由郑州商品交易所补贴资金500万元,青岛市级财政配套500万元,通过多部门联动,将保险金额由每亩400元提高至1600元。其中,参保费用每亩120元,市级财政和郑商所各承担45%。

这是青岛不断探索新险种、持续降低农户风险的一则实例。保险是经济的减震器,通过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更好地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打造全国为农服务、助农发展的“青岛样板”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此前,一批创新险种亦值得关注。在城阳区落地的全省首单“政策性生猪期货收入保险”,该保险能同时保障生猪价格下跌和饲料成本上涨带来的风险,是青岛市探索生猪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的又一重要创新举措,为生猪产业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创新生鲜牛乳目标价格保险,由政府、乳企、奶农三方共同参与,构建政府托底、市场化运作的奶价保护机制,根据上一年度奶农交售价格,保险公司可与奶农协商确定目标价格,当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将履行赔付责任,保费由政府补贴40%,农户只需要缴60%,对于遏制“奶贱伤农”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责任编辑:方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