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技艺传承系列③|编织研学游,于匠心中探寻生活之美

编织,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通过不同的编织技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花纹。《诗•豳风•七月》提到,“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这里就展现了人们用茅草搓绳编织,修建房屋的场景。利用各种类型的材料,编制万物,这就是编织的魅力。

曾经家家陈设使用的手工编织制品,现今已渐渐被机器生产大规模替代。为了更好传承发展手工编织技艺,让兼具实用性和美感的编织物什回到大众视野,2023年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青岛市手造大展特推出手造研学系列活动之“编织研学游”。策展人王晴亲自上阵,带领众多学子体验编织技艺,研于行,学于心,沉浸式感受手造研学的乐趣。

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一把扇子更加贴合现今人们的需求。王晴从这一点入手,现场带领人们制作拉菲草扇子。这种拉菲草扇子十分轻便实用,而且可以自由搭配色彩和纹路,吸引人们围观学习。从选用的材料、色彩搭配到制作要点,王晴边示范边详细讲解。考虑到制作拉菲草扇子的操作性,王晴自行设计创作花纹,以不同的色块做区分,便于人们上手操作。扇子在用色上采用敦煌配色,以绿、青、红为主色调,运用不同的色彩,形成对比,相互衬托,巧妙的色彩搭配呈现美感的和谐统一,有趣又灵动。

王晴提到,为了更好地吸引人们参与其中,尝试简化制作流程,但是对于第一次尝试制作的人们而言,在制作拉菲草扇子上仍然有一定难度。但是人们冲破层层难关,看到最终成品在手中呈现,心中就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让手造走进生活,让传承更具动力。作为策展人,王晴坚持“传播即是传承”的理念,在本次手造大展中融入研学的形式,让展览不再局限于用眼看,而是将眼手耳结合进行沉浸式体验,让更多学生接触手造,感知手造,进一步提升对手造的认知。学生们在这场手造研学中的所知所感所得也将借由他们本身传递给更多人,手造的传播形成良性循环,传承之路也走得更远。近几年,王晴一直致力于策划开展各类手造展,为手艺人搭建交流平台,携团队做精品,助力手造“出圈”,让手造不断走入大众的生活圈。

历史、文化、传承、浸润,在这场编织研学游中得以融合。本次研学游激发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带领人们挖掘生活中的手造魅力,在实践中感悟匠人匠心精神,融学于乐、融学于情、融学于悟,感知手造的活力与张力。(智慧青岛 王梦园)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