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7日讯 城阳区检察院继在全省首先创新建立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近日又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这是全省第一个检校合作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这是该院"数字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又一新举措。
城阳区检察院在全国首先创新建立数字检察官队伍,着力提升数字检察官数据占有、甄别、对话、服务、创新五种数据能力,依托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打通数据壁垒,占用海量数据,在全省首先创新性开展了以提供有价值的诉讼监督类案线索、可复制的监督模型、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社会治理的标准为基本内容的2.0版数字检察,首先初步探索3.0版智能化数字检察。
提升数据占有能力,打赢数据占有主动仗。城阳区院不建立数据库,充分挖掘利用占有现有数据资源。全省首先创新赋予数字检察官统一业务软件查询统计权限。数字检察官主动注册裁判文书网等十余类账户,打通统一业务软件、裁判文书网、监狱看守所信息、社区矫正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信息孤岛,主动占有海量信息,实现海量信息的主动化学反应。日前,该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共建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数字检察官担任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实训专家等,主动掌握高校师生研究方向,引导高校师生开展数字检察研究,反哺数字检察实务。数字检察官担任山东省监狱管理局刑罚执行咨询专家、监狱执法监督员等,把咨询变更类案监督途径。数字检察官担任区政府首席法律顾问、"啄木鸟"专家,把咨询问题转化为类案监督和社会治理途径。
提升数据甄别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精准性。不开发软件,联合相关行业专家,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对海量数据,主动分类,去伪存真,探究数据之间的联系,挤掉数据水分。目前已能实现对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裁判文书的解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70余个,积极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成果转化,其中被青岛市两会、全国两会采纳建议提案4次,全国省市区政协采纳建议6次,其他方案正在积极向相关机关报送,争取早日实现转化,推动社会治理。全国人大认为"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具体,并将建议转公安部牵头办理"。
提升数据对话能力,提高检察公信力。树立数据思维方式,办案做到依法有据有数。数字检察官在办案时,不仅依靠证据办案,还依靠数据说话,向当事人释法说理时,运用大数据向其展示这样的案件(类案)有多少,都是怎么判的,增加当事人同案同判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提升说理性的可信性,群众认可度。数字赋能,推动地方出台规范性文件,助推执法规范化。运用大数据数据向青岛市公检法展示我国当前涉刑强制隔离戒毒脱漏管数据、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达成治理涉刑强制隔离戒毒脱漏管的共识,推动了青岛市公检法司联合会签全国第一个《规范办理涉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案件暂行规定》,并将相关规定呈报山东省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领导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公安厅全文转发推广该规定。
提升数据服务能力,提高类案监督质效。创新建立类案监督模型研发中心,在占有数据,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开展类案比对和大数据画像工作,已经建立并向山东省院、青岛市院提供刑事抗诉、监督立案、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公益诉讼、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司法救助等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业务模型,发现有价值类案线索上百万,并积极向相关机关报送,获青岛市院主要领导批示4次。山东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日前到城阳检察院调研,对依托大数据诉讼监督研究中心开展2.0版数字检察、探索建立数字检察官队伍、探索3.0版智能化数字检察等予以充分肯定。运用大数据创新建立融检察、技术、高技能人才、银行、协会等组成的开放式服务营商环境服务联盟,实现各自数据互通,提升营商环境的针对性。运用大数据发现我国当前社区矫正工作风险,今年7月经青岛市司法局主要领导批准向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讲授《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防范执法风险的建议》,参与制定《青岛市社区矫正工作指引》。
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助力数字检察升级。在全省首先创新建立大数据诉讼监督模型研发中心,目前已经研发业务模型100多个。在全省首先实现2.0版数字检察经验定制化有偿跨省市交流,例如今年在青岛大学向云南省8个检察院讲授《数字检察的路径选择及实证》,助推其开展数字检察。数字检察官在全国首先创新编写《数字检察转型工作指引》,助力数字检察规范化。数字检察官在全省首先创新探索数字检察新赛道——3.0版智能化数字检察,比如与科技公司联手开发虚拟数字检察官,助力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今年8月16日针对大数据监督中发现容易发生的70多个法律适用易错点和假释调查评估难点,数字检察官在全国率先推动检察院与司法局会签《关于建立刑事裁判文书和假释调查评估初步实质性审查机制的实施意见》并附10000字工具书性质审查手册,可供刑事检察、刑事审判、刑事执行检察、社区矫正工作参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皮海波)
责任编辑: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