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不觉浅(1800字)
——读《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作者:张瑜
今春宅家抗疫期间,正是静下心来读书的好时机。厚厚一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也在不知不觉中翻到了末尾。合上书卷,回忆起2017年8月在上海看展的情形。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中的翘楚,曾举办过一次“百物展”,拿出馆藏中有代表性的一百件物品在全球巡回展出。出于对承接能力、观众素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在中国大陆选择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办展。展览现场,到处可见慕名而来的人群。然而在人头攒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那些沉默不语、色调暗淡、古旧斑驳甚至残缺破损的展品,能给参观者带来的启迪和感悟实在有限,更遑论深度了解展品的前世今生,布展的原则构思等等。一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在手,这一切的遗憾都将得到弥补。
在这部由大英博物馆前任馆长尼尔•麦格雷戈领衔编纂的鸿篇巨制里,一百件珍贵文物以五件为一个单元,共划分成二十个单元,便于读者了解在同一段历史时期,发生在不同地方的故事,从而建立一种横向联系的历史观。当然,如果足够细心,还可以看到一个更为有趣的横向联系:书中附录了四张世界地图,一百件展品以二十五件为单位分成四个断代,每个断代展品的出图地点在地图上一目了然。第一张图(公元前200万年到公元前300年)的展品出土地集中在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及地中海地区,到了最后一张图(公元1585年到公元2010年)的展品出土地已是星罗棋布。把这四张世界地图连起来看,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星火如何渐成燎原之势。这一匠心巧思,可说是送给耐心读到最后的读者的特别彩蛋。
对于1753年建馆并提出“包罗万象”和“免费向所有人开放”宗旨的大英博物馆来说,尝试从芸芸藏品中遴选出一百件来讲述二百万年的世界史并非易事,展品确定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关于这一点,书中给出了尼尔•麦格雷戈的权威解答:“这些物品应尽可能公平地选自全球不同地区,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那些已被证实切实可行的人类经验,并让我们了解各个社会的全貌,而非只着眼于权贵阶层。因此,它们必须在收录伟大艺术品的同时也包含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在这些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镌刻着多元并存、仁慈非暴力治国方针的阿育王柱,了解到在稍晚于孔夫子时代的古印度,皈依佛教的阿育王坚持施行仁政,而其思想开启的悠久传统,直接影响到圣雄甘地;也可以看到一个出土于英格兰萨福克郡,高约十厘米的银制胡椒瓶,整体造型是一位罗马贵妇的半身雕像,眼睛和嘴唇部分使用了黄金,会产生眼波流动,嘴唇轻启的灵动效果。它的底部有精巧机关,扭动把手,可以选择全开、全闭或者半开。想象一下,在一千五百年前罗马治下的英格兰,这样一个胡椒瓶在给人们带来东方香料神秘味道的同时也一定曾经被反复把玩。历史,不仅仅是权威高冷,神秘晦涩,也可以是柴米油盐,活色生香。这样的博物馆展品丰富立体,可知可感,易于亲近,而不是躲在展橱里面自说自话。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对每一件展品都有其前世今生的故事描述,以及对它的现世影响的客观评价。为佐证观点,还多方引用专家学者的评述,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例如,一张印制于1617年德国莱比锡的宗教改革运动一百周年宣传画,为何得以入选?读罢《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一文,自会明了对西方历史而言,宗教因素是一把钥匙,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权更迭、战争冲突发生,都可以用这把钥匙解锁。1617年制作这张宣传画时,罗马教皇呼吁天主教国家团结起来铲除异教,以武力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作为回应,相对松散弱势的新教徒选择了价格低廉易于传播的木版印刷宣传画发声。在这张画里,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用大号鹅毛笔写下“论豁免权”,这是他对天主教廷出售豁免权的攻击文章的标题。这只鹅毛笔一直延伸到画面中央标着“罗马”字样的城市,并径直穿过一头蹲踞其上,名为“教皇利奥五世”的狮子的脑袋。无疑,在酒馆和市场里,这张广泛张贴的宣传画起到了号召和宣传作用,信众藉此回忆起教廷的黑暗、残酷和贪婪,接下来的宗教改革则顺应民意,呼之欲出。从更深层次说,这场赋予人们自由、自尊、自信,把人们从宗教狂热、宗教桎梏、宗教愚昧中解脱出来的改革运动,也成为下一个百年爆发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先声。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始终用包容开放的态度帮助和鼓励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细心解读和欣赏一段段无法亲身体验,甚至触碰都是一种奢望的历史,并且诗意地进行重建,最终形成个人关于世界、关于历史的观点。这段阅读旅程新奇有趣,充满冒险,但因为有大英博物馆老馆长陪伴引导,故而值得前往。
(作者简介:张瑜,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