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微观|有一种“躺平”是学生幸福的“姿势”

新学期伊始,青岛部分中小学生在校“躺睡”午休的视频走红网络:孩子们轻轻拉动座椅调节装置,原本直立的椅背就能倾斜,座椅秒变躺椅,双脚往桌底下的腿托上一搭,毛毯往肚子上一盖,在座位上即可实现“躺睡”。不少网友为此点赞,“再也不用担心口水流课本上了”“值得推广”。

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午间多趴在课桌上休息。这种午睡方式固然方便,却存在诸多健康隐患。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伏案午睡会减少头部供血,使腹部、眼球、颈椎等部位受压,时间长了还可能造成脊柱变形和腰肌劳损等。所以,学校提供午休床或者可调节的午休课桌椅,堪称是“及时雨”,完美解决了这一痛点。

由“趴”改“躺”,一“姿”之别,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人们叫好的,不仅是“午休神器”这种人性化设施,还有其背后的教育温度与智慧。“午休神器”获广泛点赞,让我们感受到家长和社会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要看到,受场地、经费等现实因素制约,普及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存在重重困难,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发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把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当成大事来办,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在广东、浙江等地,政府部门已经开展了“中小学生在校健康午休工程”,投入专项经费,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午休服务和产品。从长远来看,要彻底实现学生午休“躺睡”,相关部门既要对老旧学校实施改造扩容,又要在新建学校时将学生午休环境建设纳入规划设计当中。

对学校而言,更不应忽视学生午休“躺睡”这一现实需求。学校可因地制宜,多一些“学生视角”,例如,开放多功能教室、会议室等增加午休空间,或引入睡袋、折叠床、折叠桌椅等便于灵活操作的“躺睡”设施。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充分做好学生睡眠调研和家长动员,广泛赢得家长支持和社会资助,通过选择部分年级或班级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全校学生“躺睡自由”。

守护好中小学生的午休,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之一,更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希望各方齐心协力,让“躺睡”早日成为所有学生午休的标准姿势。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