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胶东!2023年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创艺大赛(胶东经济圈)决赛获奖作品亮相!

城市与科技彰显着文明的高度,传统与自然承载着人类的来处。一个是远方,一个是起点,手造就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之间建立连接点,让活在当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物一具上感知历史的温度,时代的脉搏。

夏末秋初,季节轮换,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待,总有旧的篇章落下帷幕。9月9日下午,2023年青岛市第二届手造节创艺大赛(胶东经济圈)决赛在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易州路广场成功举办,90件入围作品同台竞技,来自胶东五市的手艺人展示制作工艺,专家现场评审,最终评选出胶东手造大奖1个、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4个,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些手造佳作吧:

《生命·里院》

《生命·里院》这幅作品历时7个月完成,采用了乱针、套针、抢针等十多种针法,特别是恢复了齐绣中传的“齐针绣”,使得这幅作品既有齐针绣的精工细作,又有现代创新的轻巧灵动。最具挑战的除了栩栩如生的狸猫,还有绣品背景中那些木头的斑驳沧桑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九鹿鸣春》

《九鹿鸣春》展示的是由九只雄健优美的敦煌莫高窟九色神鹿组成“V”字型(代表胜利),鹿角头饰盛开的梅花,足踏祥云和群山,腾空奔向前方。群鹿以不同的姿态,组成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的艺术造型。一只体态强壮有力的神鹿,嘴含金色灵芝,立于中央,鹿角呈环抱盛开状,其它神鹿体态各异,有的奔跑跳跃、有的回首眺望、有的张口鸣叫……整个画面生动有趣、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灵气,更凸显了群鹿神秘的艺术色彩。“九”的数字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具有美好的象征。

《龙头蜈蚣风筝骨架》

龙是中华民族吉祥图腾之一,是造福人类的祥瑞之物。《龙头蜈蚣风筝骨架》是潍坊风筝的代表作品,其制作工艺繁杂、难度极高。从设计到放飞,要经过扎、糊、绘、放等三十六道工序。此作品既把龙的雄豪、矫健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勾勒出一个活力生动、顽皮逗人的艺术形象。

《“星”盛齐鲁--山东十六地市锡镶文创杯》

下面的这个作品名叫《“星”盛齐鲁--山东十六地市锡镶文创杯》,采用的是威海的锡镶技艺。威海的锡镶技艺是胶东地区特色传统手工艺,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种奖项及称号。此作品采用山东十六地市地标风光加以设计并以锡镶形式进行呈现。载体选用通用羊脂玉瓷,以器物为媒介宣传城市美丽风光,将山东的文旅风光留在非遗的艺术创作中。

《花中四君子》

取贝为材展海韵,巧手成雕诉匠心。作品《花中四君子》选取东南亚海域出产的珍稀螺贝为原料,采用多种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使四君子的风骨更加立体形象,雕工精美绝伦,有着极高且独特的艺术欣赏性。

《福娃舞起中国龙》

《福娃舞起中国龙》根据传统的虎头帽,设计创作出其余十一个生肖帽子的形象。以葫芦为载体,用面塑塑造出生肖福娃舞龙、敲锣打鼓的场景,并在葫芦开光处用烙画的形式烙制了吉祥如意的纹饰。作品背景以平度千佛飞阁为原型,用传统手工艺作坊泥塑、面塑、剪纸、草编等非遗项目的牌匾加以装饰。寓意传统手艺生生不息,祖国繁荣昌盛。

《珍贝九龙壁》

贝雕《珍贝九龙壁》以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为原型,按比例精缩创制,采用浮雕、镶嵌、镂雕等工艺技法精雕而成。十八条蛟龙神形各异、栩栩如生,飞檐瓦楞,镌梁雕柱,处处展现着精雕细琢的技艺,再现了原“九龙壁”古建筑传统美学的神韵与精湛之美。

《精彩蝶变迈向百年》

《精彩蝶变迈向百年》是一幅来自日照的作品,构图上采用小图拼大图的模式,色彩上采用单色与彩色相搭配的方法,选取红色传承、乡风文明、乡村振兴、蔚蓝经济、小城大港、开放活市、生态宜居、老有所依、精彩蝶变等9幅有日照文化元素的小故事。作品技法体现“一切一铰”碎毛技艺和“五色满堂彩”彩色剪纸技艺,传统中有时尚,质朴中见华丽,民俗韵味十足。

《高柄镂空蛋壳陶杯系列三—曙光》

作者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的基础上创新制作了这款现代韵味《高柄镂空蛋壳陶杯系列三—曙光》,采用雕塑手法和雕刻技艺,在极薄的坯体上雕刻出几何图案,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完美地展现了镂、透、美的光影视觉。

《海洋二十四节气》

最后一幅作品是《海洋二十四节气》剪纸,用洁白的宣纸剪制成24幅节气图,按二十四节气顺序,以24位吉祥童子与24个海洋动物嬉戏玩耍,并在周围配有24节气的代表花卉组成吉祥图案。用剪纸语言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

技艺的风骨永不凋落,匠心的手造向“潮”而生。那些传统的制作技艺,从历史的滚滚长河里顺流而下,不仅是岁月的沉淀,也是时间的磨炼。在胶东,有太多手造好物巧夺天工、美轮美奂,这是心与手的相通,古与今的交汇,物与技的融合,也是对胶东非遗文化最美的诠释。(智慧青岛 杨旭彤)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