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微观|击退“维修刺客” 还需监管亮剑

收费混乱、小“病”大修、虚假宣传……生活中不少人都遭遇过“维修刺客”,却又无可奈何。“维修刺客”刺痛了消费市场,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造成了家政服务业的信任危机。因此,击退“维修刺客”刻不容缓。

“维修刺客”大行其道事出有因:一方面,家政维修行业涉及家电、水电、家居等诸多品类,技术和信息壁垒让广大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商户线上注册门槛低,服务过程无人监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乱象丛生。

早在2011年,青岛成立家庭服务业促进会,旨在推动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此后,青岛又上线家庭服务云平台,职业学院开设专门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助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不过,“软约束”还需“硬规定”,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市场秩序,亟待制度亮剑。

日前,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家电维修服务项目、内容、价格及计价方法都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提供服务或出售相关产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未明码标价或实施价格欺诈的,将由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青岛也可以取法借鉴,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加强对家政维修服务市场的监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面对门槛低、多而散的家政市场,监管部门要“长剑在手”,充分运用执法手段,督促家政维修业规范自律,整顿市场秩序。对于那些“跑路”、诈骗等极端恶劣行为,相关部门更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无良商家的违法成本。

小家政映射大民生,规范家政服务业属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青岛正在探索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社区型综合服务平台,以满足电器、家具等维修服务需求。希望在市场发展和制度完善的双重加持下,那些“维修刺客”再无立锥之地。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