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初冬,是青岛晒盐人最忙碌的季节。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位于青岛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海域的东风盐场,迎来了一年中的丰收季。然而,古老的晒盐工艺,在这里祖辈延续至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11月4日,东方第一缕阳光刚刚跃出海平面,早报记者就跟随盐场的工人一起,开始忙着捞盐了。盐田里白花花的晶体中,包含着制盐工人一年来的酸甜苦辣。站在千亩盐田上,从事古法制盐30年的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盐公司副经理徐奎鹏讲述了有关晒盐鲜为人知的故事。
现场:一天捞盐700吨
古法晒盐,靠天吃饭。阳光好,风力足,盐的产量就高。“今年的天气还算给力,盐田的产量不错。忙活一年总算没白忙。”一大早,51岁的徐奎鹏便和工人一起带着工具,来到了盐田上,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
初冬季节,海水虽未结冰,但霜降过后的海水,还是有些冰冷。徐奎鹏和工人穿着水鞋,拿着自制的木板推手,排成“一”字形,齐刷刷站在海水里,不停地向岸边推送,将沉在海水底的白色晶体,慢慢集中到了一起。不一会儿,雪白色的精细盐便堆成了小山。工人们又一筐筐将盐运到岸上,进行凉干后运往制盐工厂。“这些盐田生产的是细盐,也就是平时吃的食盐,正常情况下,每天能产30多吨。另外4个盐田是大颗粒的粗盐,也就是工业用盐,目前已经到了收获季。一天10多名工人不停作业,能捞出700吨盐。”徐奎鹏说。
记者注意到,在一片面积约7亩的盐田里,一台捞盐收割机正在不停地运转,像收小麦一样,通过传送带,将雪白的晶体送到运输车上,然后拉出盐田,整齐地堆放在盐垛上阴干。而这一块盐田的产量约在700吨左右,平均亩产能达到百吨以上。这里的制盐古法,从开滩贮水到蒸发结晶,没有任何化学成分的加入,原盐原汁原味天然无污染,这是青岛胶州湾大自然与制盐人共同的杰出作品。
徐奎鹏介绍,作为我国优质海盐的生产地,这些年青岛东风盐场一直保留着一片古法晒盐场,挖掘传统古法晒盐工艺,开发生产出了高附加值的“海若”滩晒海盐。经权威部门化验,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滩晒食用盐一级标准。在青岛市场上,市民就能买到青岛本地的古法制盐产品。
讲述:沉淀一年收获一季
随着时间流逝,古老的晒盐场面对人们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但在胶州湾这片土地上的东风盐场,还保留着最天然的古法技艺。徐奎鹏工作的东风盐场,目前还有保留着千亩盐田。其中包装精细盐田和粗颗粒盐田。
徐奎鹏介绍,海盐是纯天然物理生产,不需要二次加工,所以保留了盐本身完整的晶体结构和营养成分,含有更丰富的钙镁钾硫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所以说,海盐不只是简单的调味品,还是人体最佳的微量元素补充来源。
盐场捞盐虽说是“清水捞白银”,但是纯人工捞盐可是个力气活儿。海水里刚结晶的湿盐,一筐能装200多斤,两个力气小点的人抬不动。虽说现在有了机械化生产,运输的时候不需要人手搬肩扛了,但传统的古法晒盐还是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成本高产量低。
“蒸发量的大小就决定于风力的大小,还有阳光的强弱,就决定着海水蒸发量的高低,从而也就决定了这个盐产量的高低。”徐奎鹏告诉记者,古法晒盐是季节性的活,从每年春节前后开始工作,到十一月中旬结束,出一茬盐需要整整一年的沉淀时间。
幕后:海水蒸发“晒”出盐
所谓晒盐古法,就是靠阳光晒出来的,如果遇到下雨天,对制盐业来说就是天灾。东风盐场的盐都是海盐中的上品,以滩晒法生产原盐,按古老的工艺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而这些工序中又分几十道复杂的精细工序。
每年春节前后的海水比较干净,所以制盐人都会选择这个时间段抽取海水。为了简单明了介绍古法盐的程序,徐奎鹏在地上划了一个简易图,从引入海水的机站开始,要经过一道道沉淀池,根据天气状况,每一道沉淀,都要经过风吹日晒很长时间,等到海水的含盐浓度有所上升,海水就出现水花,也就是所谓盐的结晶体,这就证明海水的浓度已经较高了。就这样,经过10多次反复沉淀,最后将含盐浓度百分之二十六的海水引入盐场沉淀池,等待最后的收获。
等待收获的时间同样慢长,这其中要经过大量的人工干预,才能让盐沉淀结晶。“沉淀中的海水浓度不能超标,过高了盐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徐奎鹏说,整个制盐过程重要的是靠“晒”,差不多要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才能收获。精细盐每天需要工人干预才能保证质量,否则沉淀后的盐会结成像冰块一样的大晶体。每天,制盐工人需要用一种钯子,在海水里不停进行“活碴”,起到让海水流动起来,使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大小不一的颗粒。
延伸:胶东盐文化传承数千年
根据山东省 “盐业志”记载,海盐生产的历史可以上溯几千年。数千年来,我国沿海的制盐文化,经历了取海煮盐、刮碱取盐、掘井煮盐、盐田晒盐的过程。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炎帝时的诸侯夙沙在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古人用罐煮水时,最后发现罐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粉。用手蘸了一尝,味道又咸又鲜。这就是最早的制盐——“海水煮盐”。繁体字“鹽”很生动的诠释了这个过程:器皿上面蒸腾水汽,中间结盐花。
到了汉代时期,古人曾在胶州湾掘井取水浇田时,发现井水比海水咸了许多,放在锅里煮,果然比海水取盐还多几倍,先民从此开始掘井取水煮盐。后来,人们在胶州湾北部(现红岛)平缓的海滩上发现,经过若干年潮起潮落、风吹日晒,自然形成了一层白色的盐花,人们用木板刮起来收集到一起 ,经过加工,用于食用和交换商品。
人物:古法晒盐承载乡愁
在老晒盐人徐正召的记忆中,几十年前的古法晒盐场景犹如昨日,历历在目。今年68岁的徐正召,是城阳区河套街道潮海东村渔民。从小闻着海盐味长大的他,对晒盐有着浓浓的乡愁情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沿海小规模的土法制盐,让徐正召记忆犹新。但那时候产量小,仅仅满足自需。“盐怕水,见水就化,下雨时,需要用塑苫盖上盐池子。晚上只要听到打雷,不管多晚,盐工们都要赶到海滩保护盐田。忙碌完后,盐工们光着膀子,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煮上一些随手抓来的小海鲜,喝上几杯白酒,大家在笑声忘记了一天的劳累。
徐正召回忆,那个时候,胶州湾生态环境很好,盐田周边荒人烟,野生动物很多,什么海鸟都有,盐工们闲来没事,也会打个野兔子改善一下生活。后来,个人晒盐业慢慢消失,有了制盐企业,对当年晒盐业念念不忘的徐正召,仍然在东风盐场坚守,因为在这里,他能天天看到古法晒盐的情景,这样保留在心底的那份乡愁,就不会很快消失。
让徐正召感到欣慰的是,东风盐场至今还保留着千亩古法晒盐场,这是青岛最后一块盐田,作为我国海盐的发源地之一,东风盐场有老一辈的回忆,有老青岛人忘不了的味道,需要留下一片盐田,留下一份乡愁,更为后人留下一份文化遗产。(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