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嘉宾热议新趋势下企业如何更好完成出海“关键一跃”

2022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共有145家中国企业入围,而同一年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评估的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有67家企业入选,不及前者一半。相差悬殊的数字背后,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品牌出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9月19日,在2023中欧企业家青岛论坛“中国品牌出海:新趋势、新路径及新媒体”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们探讨了中国品牌成功出海的“关键一跃”,以及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应如何利用新技术和媒体来构建和传播品牌形象,以适应消费者的变化需求。

对经历了“产品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品牌出海”是一场刚刚开始的“漫长战役”。国服体育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丁朝泉表示,品牌出海简单来说即“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所谓国际化语言就是寻找共同的观点和理念,比如对科技的追求、运动精神以及环保态度等,“中国故事”则要突出中国文化特色。

“品牌对海外市场的理解不可简单统一。”德高中国户外广告媒体总经理齐梦然认为,要谨慎对待“国际化”这一概念。比如,英国消费者和法国消费者对待产品和服务的兴奋点就各有差异,品牌在不同市场应该精准描绘用户画像,用准确的故事传递品牌特色。

新媒体渠道和数字化营销让企业研究用户画像、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成为可能,能够助力企业快速提升品牌力。中外传播智库理事长刘志明举例说,某知名无人机品牌利用社交媒体以及科技、摄影领域的大V,让产品精准曝光,迅速打开海外市场,成为品牌出海新媒体营销的典型案例。他同时指出,重视新媒体、用好新媒体的往往是一些年轻企业,这可能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用户也可以成为“营销者”,助力品牌力实现裂变。在场嘉宾热议了日前成为热点的“酱香拿铁”。齐梦然表示,瑞幸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实现的,这也提示品牌在出海时应该沉住气——好事多磨,深耕用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