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5日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东营市政府,依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治理效果显著。日前,该项成果被评估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王晓训带队赴东营市考察学习互花米草生态治理项目。
互花米草,源产北美大西洋沿岸,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固岸护坡植物被引种到山东沿海,但近年来,互花米草呈爆发式扩张,从“帮手”变成了“害草”。互花米草在低中潮滩形成“生物堤坝”,阻塞航道的同时,影响着海水交换能力。连片的互花米草是“绿色沙漠”,严重挤占本土原生物种,威胁生物多样性。
经4年科研攻关,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科研团队摸清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分布现状与入侵机制,提出滩涂海拔高度是互花米草向陆地扩张的主要限制因素。种子的有性繁殖在远距离扩散中起主要作用,而新入侵的孤立互花米草斑块主要依靠根茎的无性繁殖扩展。
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站站长韩广轩在示范区介绍互花米草情况。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站站长韩广轩介绍,互花米草有性繁殖时由海向陆,种子入侵速率可达100~180米/年。无性繁殖时,互花米草通过斑块扩张,速率约1.5米/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互花米草自2010年进入爆发期以来,至2020年面积增长了8.3倍,达5500公顷。
在弄清分布现状与入侵机制的基础上,科研团队探索建立了不同潮滩位的互花米草治理关键技术体系。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谢宝华介绍,针对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3种生境的互花米草,可以分别采用贴地刈割、“刈割+梯田式围淹” 和“刈割+翻耕”等治理方法。该技术体系以物理防治为主,不仅综合治理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而且能够有效实现“斩草除根”,不同方法的一次性灭草效果均超过90%,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成功的治理技术。
黄海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耿沛华告诉观海新闻记者,该科研团队研发了潮间带简易高效的生态围堰工程技术,并开展机械化工程治理实践,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建立了100亩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区,推广治理面积2000亩。连续4年的跟踪监测表明,示范区内没有再出现互花米草,本土海草开始自然恢复。
据了解,依托该技术模式,今年5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山东省互花米草治理项目,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承担了该项目的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并编制了《东营市互花米草治理方案》,参与编制了《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为全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明确,经过三年治理,全省存量互花米草基本消除、互花米草扩散态势得到基本遏制、综合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到2022年,全省互花米草治理面积达到2019年分布面积的90%(5763公顷)以上。
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牵头制定印发《青岛市互花米草防治实施方案 》,明确全市互花米草“三年消除期”。近日,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王晓训带队赴东营市考察学习互花米草生态治理项目,将依托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成功治理经验,加强沟通合作,因地制宜在青岛滨海湿地全面开展互花米草生态治理。
据了解,青岛市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胶州湾和丁字湾。1989年时胶州湾已有7.82公顷互花米草,2009年丁字湾出现互花米草时面积为2.33公顷。随着2013年青岛互花米草呈爆发式扩张,2019年胶州湾和丁字湾的分布面积分别达588.6和389.2公顷。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市互花米草面积为1218.17公顷,若不进行治理,将每年以80%的增长速度扩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