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掺入轻喜剧,青岛市话剧院新剧《樱桃红了》10月20日首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9日讯 10月9日下午,话剧《樱桃红了》在青岛市话剧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10月20日在市人民会堂举行首演。该剧是一部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体现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大型群像话剧,原型取材于崂山区北宅街道,讲述新旧两任村主任放下心结、齐心协力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该剧2022、2023两次入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类项目,今年更是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党总支书记张克岱,副院长钟玉萍,总导演王晓鹰,导演王剑男、张鹏,舞美设计张华翔,作曲设计任安等主创代表及参演演员出席了发布会。

《樱桃红了》邀请著名导演王晓鹰担任艺术总监、总导演。王晓鹰介绍,这部大型话剧不仅聚焦乡村的硬件建设,也不仅仅呈现乡村新业态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展现乡村生活内涵的“三好”,即感情美好、关系美好、心灵美好,“这个题材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特别希望演员们用青岛方言演戏,用方言带出来表演的氛围、人物的形象,让情感表达更加接地气,呈现这个题材本身的生活气息。”

聚焦美丽乡村生活

“远山,一片片红红的,是什么?”随着演员对满山樱桃的赞美,《樱桃红了》拉开了大幕。《樱桃红了》集中了当下国内顶尖的导演团队,邀请了优秀的艺术家担任幕后工作,以灯光、舞美、道具、配乐等呈现新农村的风物之美、人文之美。发布会现场,主创团队呈现了该剧第一幕,以新旧两位村主任争取村民选票开场,以老主任康老四把村委会印章交给新主任姜文龙结尾,演员以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呈现新农村的生活情态,现实题材中还带有一点喜剧的味道,观赏性极佳。

市话剧院院长傅维介绍,主创团队多次赴北宅采风,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前期筹备,力争打造一部话剧精品。随着首演日期临近,《樱桃红了》的排练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深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热烈气氛,学到了乡村生活的知识,从中汲取了灵感。演员将这些灵感带入创作中,为观众呈现新农村的美好生活。”

稀缺素材,方言加持

乡村题材话剧,早期往往以“村干部带乡亲们勤劳致富”为主题,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美好乡村题材的呈现,王晓鹰导演表示:“我们今天讲的美好乡村,讲的是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建设,包括在致富之外关于人、人文、人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建设,。《樱桃红了》不是仅仅讲我们怎么达到美好乡村硬指标,还要呈现人的情感和自我认知、自我成长,讲述大家如何共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这个内容永远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也是稀缺的。”

《樱桃红了》另一大特色是大部分剧情以青岛方言演绎,听来分外亲切。在排练现场,“康老四”扮演者康杰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坦言,用方言演话剧是一大挑战,“这部戏的工作量可以说是普通一部戏的四倍、五倍,因为每句台词都要在脑子里想一下,时刻提醒自己用方言表演。”各种俗语的加入,让《樱桃红了》带有鲜明的青岛特色。傅维表示,有了青岛方言加持,《樱桃红了》显得灵动、鲜活,“用青岛方言来呈现的大型话剧,据我所知《樱桃红了》是第一部,希望大家来剧场感受一下它的魅力。”王晓鹰导演更是对这部戏充满信心,“我感觉,‘樱桃’真的要红透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李鹏飞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