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艺术传播者—— 曹庆跃的“唇粹”人生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5日讯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喜欢吹口哨,并将这项业余爱好做到了极致,是第一位站在世界口哨舞台领取奖项的中国人;是唯一一位将世界口哨大赛申请到中国青岛并成功举办的中国人;是第一位将口哨艺术搬上大学讲台的人。他就是今年65岁的曹庆跃。

弃医从艺

将业余爱好做到了极致

20世纪50年代末,曹庆跃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父亲是全国著名的放射学专家。“我做了20年医生,42岁那年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传播口哨艺术,我改行了。”自此之后曹庆跃“曲不离口”,渐渐地开始参加各种演出来展示自己的口哨技能。2002年,他举办了亚洲第一场口哨交响音乐会;2008年,他赴日本参加了第35届世界口哨大会。“当时,也没有想是否能够获奖,就是想去学习一下世界各国先进口哨吹奏。”那次大赛,他夺得了成人组个人才艺的冠军、流行音乐亚军和个人全能的季军,也是第一位在世界口哨舞台上领取奖项的中国人。

回国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青岛民间自己的口哨艺术机构—青岛市口哨艺术研究会,把青岛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口哨爱好者聚集起来。“世界口哨大赛能在日本举办,为什么不能在中国在青岛举行呢?”2010年,曹庆跃协助中国青岛成功申办第37届国际口哨大赛,中国口哨艺术从此走向世界。2015年“口哨”项目入选市南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我而言,对口哨艺术作出的贡献不在于在国际上拿过多少奖项,举办过多少场音乐会,最主要是转变人们最初对口哨不雅的观念,再就是如何将口哨艺术传播、传承下去。”曹庆跃说。

传承艺术

将口哨艺术搬上大学讲台

“年轻时那个年代吹口哨被人嘲讽‘耍流氓’,但如今口哨艺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登上大雅之堂,时代不同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门艺术中来”。曹庆跃说,从2009年开始,曹庆跃开始尝试走进校园开设口哨艺术公益讲座,2020年12月,曹庆跃被聘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口哨艺术课作为青岛科技大学美育项目课程,是全校的选修课,上学期,选修了三个班,近400名学生。”据了解,口哨艺术现在是学生心中的网红课,上课视频被学生上传至网络后,网友纷纷表示要“蹭课”。

“将口哨艺术带入大学讲堂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现在梦想实现了,心情不是一般地高兴。”曹庆跃说,口哨艺术进入大学讲堂,目的不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吹奏,而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口哨艺术知识,“从口哨历史、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文字整理到视频搜集,形成了一整套的口哨艺术课件。”曹庆跃介绍道,看上去简单地吹口哨,作为一门艺术并不简单,也需要一定技术来支撑。

现在的曹庆跃依然奔跑在传播口哨艺术的道路上,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年人传播口哨艺术。“吹口哨不需要成本,主要热爱,他非常愿意将它传播得更远。”曹庆跃说。 (观海新闻/老年生活报记者 臧硕)

扫码可观看视频

责任编辑:李鹏飞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