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座城市看作是一座大的开放式剧场,沉浸式演艺不止于年轻人调侃的“自费演戏”,它重塑着文化产业的生态,更激扬着城市文化流动的公共性——
沉浸式演艺:推倒“第四面墙”之后
去过剧场的观众,对于三壁镜框式舞台用三面墙营造出来的表演世界并不陌生。然而,当演出开场,观众和舞台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幕布、一堵看不见的“墙”,将观众与演员区隔。这面“墙”,正是戏剧术语中的“第四面墙”。推倒“第四面墙”,让戏剧张力穿透无形的界线,是剧作家打破常规的重要灵感来源。
老城区里,首部街区实景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博物馆及黄县路首演。
近期,作为打破“第四面墙”舞台边界的代表作,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在青岛完成了IP首秀——《不眠之夜》特展“窥梦”,期间,这部剧留下了惊艳,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看过的观众大呼过瘾,不少人兴奋“二刷”,但就整体而言,这个自带光环的IP却在青岛未能形成预期的话题热度。
无论如何,这部曾风靡伦敦、波士顿、纽约等地的现象级沉浸式戏剧虽然仅以片段呈现,却为岛城演出市场带来了新风向,让岛城戏剧爱好者感受到了文化交融并进的新可能。
街区实景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在青岛老城区与观众当街互动。
屡屡以“黑马”之姿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沉浸式演艺,魅力究竟在于何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文化产业逻辑?从最核心的场景体验营造上来看,无论是主打剧情的沉浸式戏剧体验,还是主打多元化媒体技术的沉浸式科技体验,都有着自己必须要走的“未来之路”。
推倒“第四面墙”之后,新故事来了,新挑战更不会缺席。
五感观戏
打破传统观演关系
淮海路上的自行车骑行、迪士尼的年卡会员、《不眠之夜》的经典面具……能够加入到被时尚杂志“盖章”的上海年轻人必备“潮流认证”队列里,印证了《不眠之夜》的现象级影响力。而要寻找更多关于这个面具的故事,要到上海市北京西路1013号看一看。
故事的上演地——“麦金侬酒店”,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着让人越“住”越上瘾的魔力。在90多个房间里,戴上面具的观众可以选择一条观演路线,然后穿梭于其中与演员沉浸式互动,自由选择自己看到什么、体验到什么——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
2023年11月的演出排期显示,这家“酒店”一周仅“营业”5天,但其“吸金”能力却令众多真正的酒店望尘莫及。剧方公开信息显示,《不眠之夜》2016年底亚洲首演,截至今年4月,项目总收入已达4.39亿元,接待观众超过49万人次,平均上座率高达93%——这一成绩打破全国驻场演出的票房纪录。
9月27日至10月22日,《不眠之夜》创作团队在青岛的百年建筑圣心修道院旧址沉浸式“展”出《不眠之夜》背后的创作群像。“影像、装置、戏剧等多种媒介和表现手法融于其中。”上海尚演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韬介绍,与常规看展最大的区别就是打破戏剧领域的“第四面墙”,观众和演员可以在场景当中交织并行,甚至推进剧情的发展,观众拥有最大的自由度展开观演的探索和体验。
奇妙的玩法没有尽头。透过《不眠之夜》这样的头部沉浸式演艺IP,更多观众开启了形、声、闻、味、触并进的“五感”观剧体验,传统的观演关系被打破,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与整个场域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展现出演艺表达的多维新可能。
多位观众毫不吝啬地赞叹《不眠之夜》。市民赵博用“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场景、灯光、演员非常国际化,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任务线,观众可以跟着不同的演员近距离、体验剧情故事。”赵博回忆说,自己是赶在展览结束前完成参观,同场次的观众有20多人,回来后与朋友交流时发现,朋友们并不知道《不眠之夜》正在青岛上演。
需求着手
文化体验更深一度
沉浸式演艺正为当下审美与文化消费架接起桥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培育更高层次需求,在文化消费领域,这一规律尤为显著。
在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个国家级沉浸式文旅案例中,沉浸式演艺占到7个。除了《不眠之夜》入选其中,入选的沉浸式演艺项目还包括《又见平遥》《重庆·1949》《知音号》《遇见大庸》《寻梦牡丹亭》《天酿》。这些经典演艺作为国产沉浸式演艺IP的代表,呈现着文化创新的强大磁场和张力,展现出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也在守正创新中昂扬着集体文化自信。
国产头部沉浸式演艺产品如何把握市场脉动?从这些演艺中,或许可以呈现一二——
极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是“又见系列”演艺首次于北方呈现,堪称游客到平遥古城游览的必选项。今年国庆假期,观演记录再次刷新,演出场次由常规的2场增至5场仍然提前售罄。截至10月7日,该剧2023年度累计演出760场,观演人数近67万人次。室外室内转场、没有固定席位,这些都让观众可以拥有更多可能,平遥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义,更是观众可“捡拾”的真实细节。
拓展和丰富IP影响力。《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同时也是武汉市长江主轴文化轴亮点项目。该剧以轮船为舞台,在江上漂移中完成演艺体验,每个船舱内根据主人身份的不同,摆设陈列也各不相同,让游客走进剧情的体验更为深入。不过,水上演出的承载力毕竟有限,该剧通过多种方式持续丰富IP的影响力,如与本地IP“汉口二厂”还原国民汽水,面向儿童开展戏剧教育、销售文创衍生品等,非门票收入早已超过50%。《重庆·1949》也在沉浸式剧本杀、在线小游戏开发等方面开展探索,让观众通过更为便捷的媒介与产品接触。
根植于文化情感谱系。《遇见大庸》纳入非遗与民俗文化元素,《寻梦牡丹亭》以戏曲为核心,以情动人的根本是以文化人,文化既是基础,也是增量,回溯到文化记忆中寻找灵感,在近年来的沉浸式演艺打造上呈现出高度的共通性。
不过,好的数据并非等同于沉浸式演艺已经“如鱼得水”。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在中国旅游协会沉浸式旅游发展论坛上谈到,沉浸式文旅发展的未来离不开故事化、特色化、互动化、深入化,不能一味依赖技术,更应立足现实做好创新。
共生赋能
城市视野下的再观察
推倒“第四面墙”之后,更大的文化传导效应已经不局限于剧场和观演地,而是以更加澎湃之姿涌入城市,汇入城市公共文化的江河湖海。从传统观演模式下观众的情绪流动,到观众加入戏剧形成表演流动,再到最终碰撞出城市多元文化的流动,沉浸式演艺的突破之力令人瞩目。
如若选择一个样本深入观察演艺与城市,戏剧节是一个绝佳的样本。从乌镇、阿那亚再到大凉山,小场域逢遇文化的大张力,拓展出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而谈到其中的关键推动力,用戏剧节发起人之一、导演赖声川的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作品。
一部好的沉浸式演艺,一定是能够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生态。今天,除了实景类的《长恨歌》、剧场类的《寻迹洛神赋》,主题公园类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大型沉浸式演艺。沉浸式演艺场景早已深入城市街巷院落等毛细血管,如果能够在一座城市中实现不同类型沉浸式演艺的生态互补,整个城市也将攀上难以被替代的文化高原。
在这个领域,一些城市提供了重要经验。以上海沉浸式业态为例,在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不眠之夜》、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teamLab无界美术馆等各具特色。而在深圳,国内首个沉浸式文旅产业要素交易平台2021年9月启动上线。今年七夕,深圳南头古城举办了沉浸式戏剧、行为艺术、传统艺术、全息光影艺术等系列活动。
社会学家凯斯提出了社会幸福感“五因子”结构,文化影响着社会幸福感的水平。如果说,一座城市可以看作是一座大的开放式剧场,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打破城市公共文化融入的“第四面墙”,需要更为积极的文化创新实践。以沉浸式演艺为切入,除了做好当下大型演艺空白的填补,在为各类业态“输血”的同时,也要引导沉浸式演艺业态积极“造血”与“活血”,做好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时光深处,宋春舫和褐木庐的佳话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老街拐角,庭院里的沉浸式话剧仍在耳畔。
对于青岛而言,音乐之岛、戏剧之城、世界电影之都等文化禀赋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活跃的海洋经济叠加,更是独一份的优势。
探索已在路上。青岛首部实景音乐剧《爱情绽放》与百年安娜别墅共赴一场浪漫之约,青岛首部街区实景沉浸式话剧《寻找老舍先生》让街景“活”了起来;老城区的吉善里已打造成沉浸式话剧演出场地……
老城区的吉善里已经打造成沉浸式话剧演出场地。
文化产业的好山好水,不一定是真山真水,但一定要显山露水。洋洋洒洒、美美与共,“出圈”可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文 王雷/图)
青岛日报2023年11月6日10版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