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与外企代表“面对面”,首场圆桌会议为外资企业“强信心”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

企业和城市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你好,我也好;你强,我也强。

11月22日上午,青岛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以“优服务 稳存量 促发展”为主题,市领导、相关部门及相关区(市)负责同志与10家外资企业代表面对面互动交流,在倾听企业所需、介绍城市所能的同时,就企业代表们的关切和问题进行了解答。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图片
这是青岛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建立之后,召开的第一场市级层面的圆桌会议。这项制度为在青外资企业深入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城市营商环境提供了交流平台,为企业迅速反映政策诉求提供了重要渠道,坚定了在青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
当前,全球跨境投资形势复杂多变,此时更需要企业与城市从获得共鸣、达成共识,到形成共振、携手共同努力,以彼此的“双向奔赴”成就各自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01



相互滋养

青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外资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1984年,山东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日合资的青岛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拉开了外商在青投资的序幕;历经近40年的开放发展,青岛累计吸引了17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397个项目。去年,全市外资企业实现纳税总额244亿元、进出口总额217.1亿美元、吸纳就业26.4万人。在青岛注册的外资企业以不到1.1%的企业总量,贡献了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税收、超过六分之一的进出口和近十分之一的就业。
图片
许多外资企业在青深耕多年,早已融入城市的发展根脉。此次参会的10家外资企业中,安迈铝业、青岛新东机械、青岛农心食品、莱茵化学(青岛)、青岛有明食品、青岛安普泰科电子等6家企业注册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在青岛发展二十多年来,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骄傲。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承载和滋养。为何选择青岛、深耕青岛?在外资企业眼中,青岛开放政策集中,区位优势突出,航运、金融等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尤其是叠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大家纷纷看好青岛的发展前景。同时,这里产业基础厚实,拥有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将为企业研发新技术、开拓新领域、进军新产业提供澎湃动力。
企业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多位企业代表坦言,企业刚刚渡过或正在经历产业调整的“阵痛期”。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大市场、深度融合青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迎来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德资企业埃斯倍风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全球电动变桨控制系统的创始者,该公司自2005年在青岛建厂至今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实现研发、供应链、生产的全部本土化,在风电变桨系统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龙头”。“风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受到很大冲击。自2021年起我们开始探索新增长点,打造最安全的储能技术。今年这条生产线刚投产就能达到销售收入5000万元,预计2024、2025年会连续翻番,将把企业整体销售收入重新带回到历史最好水平。”公司总经理助理魏新涛表示,最近陆续有外商来厂考察,预计明年,公司的储能设备就能实现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
日资企业青岛有明食品有限公司是从事相关天然调味料的生产制造产业,其投资方有明株式会社常年稳居日本该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董事李学升表示,“都说中国预制菜市场很‘卷’,但是我们仍决定在青岛扩大投资建设第三座工厂,以青岛农产品和日本料理的品质,引领市场走向中高端。”

02



“更大力度”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前期出台的制造业引资、外资研发中心等政策基础上,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综合性的引资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彰显了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为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政策支撑。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研究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外资项目落地、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三季度以来,各地各部门均积极部署,加强与外资企业、外国商会的沟通交流,助力外资企业在华长期、稳定发展。
图片
今年,青岛大力实施“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也相继出台《青岛市重大外资项目奖励政策实施细则》《外商投资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细则》,进一步稳定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增强发展信心。
建立青岛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是一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外资吸引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岛市政府畅通与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常态化沟通渠道的关键一环。这项机制性制度的建立,将着眼对外资企业的联系服务“更加有效”,努力为外资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对接产业链需求、对扩产能进行评估、解决规划用地问题……会上,部分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出了具体诉求和建议,相关部门也在现场逐一回应。
唯有信任不可辜负。帮助外资企业解决一点一滴的实际问题,将为外资企业持续加码青岛赢得更多信任票。

03



精准服务

当前,全球跨境投资领域的博弈风险加剧,但我国吸收外资仍有诸多有利因素。有分析指出,由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构成的综合优势不断强化,外国投资者仍有较强意愿来华投资。
图片
着眼当下的青岛,尽管外资结构有所改善,如今年1-10月份,制造业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增长98.4%,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增长99.8%,但外资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此时,精准服务好既有外资企业,推动持续加大本土投资、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让外资企业把更多的产能、产线和更丰富的产品放在青岛,意义尤显重要。
这需要各级各部门结合“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把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广大外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抓好政策兑现落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及时推送给企业,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不断拓宽宣传渠道,确保各类政策直达企业,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同时,强化政策兑现,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增强政府公信力。
抓好具体问题解决。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具体诉求,逐条落实到位、解决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通过“一件事”,解决“一类事”,努力破解制约外资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
抓好圆桌会议制度落实。不断丰富圆桌会议举办形式,将会场搬到企业和生产现场,主动靠前、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突出实效。在推进中,突出重点国别、重点产业,分门类、分领域,加强有效沟通互动,将圆桌会议打造成为我市外资服务工作的新名片。
一番政府与外资企业的“交心”对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企业感受到了城市加快发展的决心,坚定了扎根青岛发展的信心,相信也将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积蓄更多的智慧。

作者 | 刘兰星        摄影 | 健鹏&兰星      编辑 | 三良

图片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
如果您有意见建议,
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