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公布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下简称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2018年以来,各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促进机制、优化政策体系、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性强、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案例。
为进一步发挥试点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了5项试点经验,其中“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独立举办经济技术展会便利举措”“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等2项拟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贸易功能集成拓展”“国际航行船舶移泊免办边检查验”“开展服务贸易开放度评价”等3项拟在试点地区复制推广。同时,还编撰了新一批20个最佳实践案例,现一并印发,供各地在工作中推广借鉴。
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各地高度重视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试点经验落地见效、案例发挥作用,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山东入选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的,是威海市打造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的实践案例。
打造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
威海市
威海市把优先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规划建设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走出一条全链条精准培育、轻资产专业招商的“威海路径”。
一、主要做法
(一)黄金地段“腾笼换鸟”,国际水准“筑巢引凤”。
大胆创新园区用地性质。出台《关于加强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意见》,舍弃 50 亿元的土地出让收益,将园区地块由商住用地变更为创新型产业用地,最大限度降低入园企业初创期用地成本,进一步提升园区吸引力。
高标准定位园区规划设计。借鉴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国际知名园区模式,聘请中关村专业机构对园区进行产业导入式规划,实现园区产业定位、规划建设与精准招商同步衔接,确保以高水准规划引领园区建设。
市场化推进园区开发运营。出台《关于扶持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企业发展的意见》,采取“管委会+园区+公司”模式,全面负责园区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运营服务,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优化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构建“生态链条”。
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保障平台。设立1亿元园区产业引导基金,与50多家投融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已协助40多家入园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协调政府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优惠政策零障碍的“三零”服务,打通企业入驻发展的快捷通道。
搭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技术服务平台。与中国联通、华为、阿里云、浪潮等知名云服务运营商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园区建立全市首批 5G 基站,形成创新价值链的体系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网络技术服务。
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平台。园区与201家高校、58家人力资源及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实现校企双赢。建立4个人才工作站,搭建88人的“专家智库”,形成一整套引才体系,成功帮助企业引进人才700余名。
二、实践效果
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稳步集聚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总部经济等五大产业集群,目前已完成投资18.6亿元,建成楼宇34.3万平方米,已有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本地服务中心、日立解决方案山东研发中心、浪潮“一带一路”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等166家企业入驻运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内外上市公司7家,吸引各类人才2000余人入驻办公,入驻企业实现产值 15亿元,各项税收1500万元。先后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入库园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快园区建设。推动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加快建设,2年内完成全部28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全部完成园区126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
(二)突破园区招商。坚持招大引强、龙头引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60个、5年内引进企业500家、聚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50家以上,实现产值300亿元,打造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区域性企业总部基地。
(三)加大人才引进。重点与威海本地和省内高校深入对接,努力探索“人才+项目+产业”的创新型模式,采取“嵌入式”校企合作,为园区订单式培养人才;积极对接中船重工716研究所、国科大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带动一批高层次人才入驻。(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