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6.7% “新基建”全面铺开
投资青岛:资本投下最有说服力一票
面对疫情大考,青岛经济保持了稳健的“底色”,而衡量城市发展活力与后劲的重要指标——投资,更是回升态势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比1-5月份提升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特别是6月份,全市投资建设进度和新项目开工速度显著提升,6月当月新开工项目超过500个,月度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创近三年新高。
这一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它得益于去年以来这座城市对战略机遇的敏锐把握,得益于发展“路数”“打法”的全面创新。正是提前的谋划、超前的布局,让“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这一共识,成为青岛应对疫情冲击最好的“金字招牌”。五湖四海的企业家纷至沓来,走近青岛、牵手青岛,成为青岛“合伙人”,人们用资本为青岛投下了最为关键、也最具说服力的一票。
大项目快速集聚
青岛投资的增长,最直观地体现为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的量质齐升。上半年,全市在建项目4816个,同比增加1377个,增长40%。其中,新开工项目1553个,同比增加327个,增长26.7%。
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15个攻势成为聚合高端项目、驱动投资增长的主阵地。上半年,海洋攻势投资同比增长18.4%;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投资增长75.9%;乡村振兴攻势投资增长25.8%;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投资增长36.2%;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投资增长12.2%……
5月16日,山东省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青岛将分会场设在了海尔物联网全球创新中心(一期)智家定制超前研发中心项目现场,这一项目总投资19.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6亿元。
海尔的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准确地传递着青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的姿态。这次集中开工,青岛参与项目58个,清一色是新动能项目。而细数上半年落地青岛的大项目,不乏高端装备和高端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及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创新孵化,项目品类可谓“新”意十足。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上半年这些项目的“开场白”,其实已经传递着青岛产业升级的强劲趋势。
追逐“新基建”风口
翻看上半年我市投资“成绩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绩格外亮眼。
基础设施投资自5月份转正后快速提升,增长14.2%,比一季度提升18.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在建项目942个,同比增加455个。地铁1号线、8号线、4号线、6号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8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于7月底全部建成通车,青新高速郭庄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完工通车,胶州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A匝道进入主体施工,青岛港前湾港区迪拜环球码头二期工程竣工投产,青岛董家口港区LNG接收站完成项目立项。
除了地铁、公路、码头这些基础设施的“老面孔”,上半年基础投资的增长,更来自于青岛以“站在未来看今天”的战略思维对“新基建”的超前、快速布局。早在去年6月,青岛就提出抓住新兴产业投资机遇,加快发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并梳理出了3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分批次向全球发布。
今年1月13日发布了首批144个、总投资3521亿元的项目,其中20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632亿元,涵盖了5G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目前青岛已经建成5G基站数量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二。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5G智能电网实验网,近期也在青岛完工。以中车四方股份为龙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初步形成了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上半年,示范区签约引进重点项目17个,同比增长54.5%,计划总投资174.5亿元,同比增长72.3%。
投资的增长,直观地传递着这座城市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能力,从中更可以看出业界看好青岛发展的信心——“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疫情冲击之下,上半年的这一组组投资数据,其实已经让人们看到,一个更精彩、更有活力、更富竞争力的青岛正在坚实地走来。(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兰星)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