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微观|“家底”还是摸清得好

1


近期,黑龙江用10万盒新鲜蔓越莓回礼广西189吨砂糖橘的事情火了,黑龙江人纷纷表示震惊:“黑龙江竟然产蔓越莓?”而随着各地互赠礼物,网友互晒家底,不知不觉成了“全国农产品大摸底”:四川雅安鱼子酱、安徽六安鹅肝、甘肃南美对虾、贵州抹茶、上海崇明藏红花……全国各地特产名单不断更新,不少网友发出了灵魂质问:家乡特产,难道特地瞒着我产?

这次“全国农产品大摸底”,可以说给了各地“新土特产”一次绝佳的亮相机会。当全国网友惊呼甘肃居然有南美对虾、安徽六安竟然是全国最大的鹅肝生产基地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全新视角认识了自己的家乡。网友热烈讨论的背后,也并不是单纯地调侃“玩梗”,更有着对家乡刮目相看的自豪和骄傲。

随着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各地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大力扶持,“新土特产”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青岛为例,2023年,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北宅樱桃、莱西墨瑞鳕等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莱西青莱绿茶、“猪八哥”富硒猪肉、沐官岛牡蛎等3个农产品入选特质农品名录。至此,我市已有50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个特质农品,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三位。

不同于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等老牌名品,一些“新土特产”的种植或培育时间普遍较短,虽然品质上乘,但品牌影响力有限。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优质农产品想要走出本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不仅要种好、育好,还要营销好、推广好,擦亮品牌的金字招牌,站上消费风口,搭上电商快车,不断激发新的消费潜能。

除了农业“新土特产”,其实各个行业不妨多来些“大摸底”。青岛有着优越的自然禀赋、历史底蕴和工业基础,可谓“家底”雄厚,一方面,有关部门理应树立“家底意识”,经常精准摸排,生成“家底数据库”,让所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藏脱颖而出,体现应有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摸清家底,也可让隐藏的问题无处遁形,便于提早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