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青岛港:“吨位”换来“进位”
■近3年来集装箱吞吐量接连超越釜山港、广州港,跃居全球第五位;在世界一流港口“前列”中实现进位争先,位列全球第七
■聚焦世界级航运枢纽多维度全面发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船公司和贸易公司布局青岛,在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网络连通能力、国际转运能力等方面不断谋求突破
■自身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将数字化、氢能、空轨等前沿技术融入港口生产,加快向智慧绿色港口转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满载20.2万吨铁矿石的“德雷克”轮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76泊位,标志着山港托克公司首船自营铁矿石成功落地青岛港。
山港托克公司是山东港口与世界500强托克集团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开展电解铜内贸购销、铁矿石外贸进口等贸易业务。为山港托克公司快速打造“矿石超市”直供通道,促进青岛外贸进出口提质上量,这背后体现的正是青岛港在构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进程中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
航运枢纽本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除了运输中转这一基础性服务功能外,还包括航运、贸易、金融、物流、信息、临港产业等。作为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把打造世界级航运枢纽作为一项关键驱动引擎,推动港航全要素产业链纵深融合,全面实现港口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吞吐量的增长是最直观的指标。近3年来,在最具代表性的集装箱吞吐量上,青岛港扶摇直上,接连超越釜山港、广州港,跃居全球第五位。与此同时,青岛港聚焦世界级航运枢纽多维度全面发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船公司和贸易公司布局青岛,在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网络连通能力、国际转运能力等方面不断谋求突破。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大船进出,一派繁忙景象。
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港新增20条航线,航线总数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外贸出口重箱同比增长12.8%,国际中转同比增长14%,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马士基、达飞、长荣等船公司在港作业效率排名全球第一。去年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显示,青岛港超越安特卫普港,在世界一流港口“前列”中实现进位争先,位列全球第七。
青岛港自身生产方式也在变革。将数字化、氢能、空轨等前沿技术融入港口生产,加快向智慧绿色港口转型。不久前投用的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A-TOS、A-ECS系统以及首套全国产自动化电控系统等新技术规模化应用,一举刷新了装卸效率世界纪录。相隔不远的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随着最后一批14台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的轨道吊完成试运行,场区91台轨道吊自动化全面覆盖,成为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的新标杆。
当前,面对红海危机等新的港航形势,青岛港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在提升枢纽能级、建设数智港口等方面继续发力,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据了解,青岛港今年将建设集装箱内外贸枢纽,打造全国最大铁矿石混配矿基地、全球领先油气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全球最大进口纸浆中转分拨基地,打造中国北方“新三样”出口示范港,扩大新兴业态、内贸转水、国际中转三条增量通道;全速建设干散货“数智”码头、“四最”粮食枢纽中心、智能化纸浆物流中心等智能化示范工程,落地沿海港口首个LNG冷能发电站,提前布局新能源加注,打造绿色能源多样化“零碳”码头;计划新开工建设11个码头泊位,新建成2个码头泊位,新建成16座粮食筒仓,新增油品码头通过能力995万吨/年,新增粮食仓储能力16万吨,新增库场103万平方米,全力推进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琅琊台湾作业区湾底通用码头等重大项目。
“2024年,我们将以‘全面突破年’为工作主题,在经营业绩、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深化改革方面实现新跃升。”山东港口青岛港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4年2月21日1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