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集装箱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陆地模块化工厂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国重器”从青岛驶向全球
海西湾:剑指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高地
海油工程青岛高新装备制造基地。
橙色龙门吊昂然耸立、万吨级船坞气势恢宏、海上“巨无霸”静卧船台……龙年伊始,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的作业现场依旧紧张忙碌,有着“超级能源碗”之称的海洋石油122项目即将迎来出坞下水作业的重要节点。与之隔湾相望的是另一家造船巨头——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其为全球航运巨头达飞集团建造的首艘5500TEU集装箱船刚刚命名交付。
上述两个项目只是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繁忙的一角。
船舶海工作为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放眼全国,船舶海工制造基础雄厚的地方不少,但像海西湾这般产业规模之大、产业链之完备的屈指可数。从胶州湾隧道西海岸新区出入口远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东、南、西三面被陆地环抱的小港湾,由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海西重机、海西重工、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海油工程青岛公司等5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形成了以船舶海工制造为龙头、配套产业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
这里承载了中国船舶海工扛鼎世界的重任,散货船、集装箱船等新能源绿色环保主流船型以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陆地模块化工厂、海上风电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世界最大吨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从青岛驶向全球。
标注“青岛制造”硬实力
“看见那个‘大碗’没有,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也是世界第七艘圆筒型FPSO。”海油工程青岛公司项目管理室主任徐超指着远处的海洋石油122说。
FPSO即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设施。远远望去,海洋石油122犹如一个红蓝配色的“大碗”,“碗口”直径90米,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排水量达10万吨,其原油处理能力每天近6000立方米,最大储油量达6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绳牵引,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实现“中国碗”采中国油。
除了海洋石油122,海油工程青岛公司多个项目都将在一季度交付,包括渤海海域6座导管架和中心处理组块、南海海域陵水25-1组块、中东海域的沙特阿美LTACRPO-122项目第一船6座导管架等。
为何如此多“大国重器”都诞生于海西湾?
在世界船舶海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东亚成为执牛耳者,而东亚内部又呈现市场份额由日本、韩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处于中日韩船舶海工核心地带的海西湾由此乘势而起。
船舶海工项目有一个特点——动辄几万吨、十几万吨重,内部系统极其复杂,对供应链、产业链的要求特别高。受制于体量、场地、航运条件等因素,一般沿江沿海布局的船舶海工装备基地无法充分施展“拳脚”,而海西湾拥有水深湾阔的地理条件以及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比较优势,更加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总部位于天津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把海油工程青岛公司作为主要建造基地不断投资布局,产品覆盖中国各海域,并辐射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
海西湾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紧邻青岛港前湾港区,航道资源优越,超过220条航线连通全球各地,非常便于新船交付后立即投入运营以及旧船进行维修改装。
作为青岛船舶工业的发端,北海造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98年德国人创办的修船所。整体搬迁至海西湾以来,北海造船历经多次扩建和资源整合,不断优化造船、海工、修船“一体两翼”能力布局,在全球造船业版图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造修船基地之一。曾堵塞苏伊士运河的长荣海运“长赐”轮正是在北海造船完成维修,随后在青岛港重新投入运营。
打造产业链共同体
船舶海工是典型的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产业,接单交付周期跨度较长,存在周期性滞后的特点。而资源互补、业务协同让海西湾整个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共同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熨平行业周期性波动。
以船舶产业链为例,供应链长、零部件多、产业关联度高,包括船舶设计、总装、曲轴、船用发动机等。在北海造船的带动下,中船发动机、海西重机、海西重工等产业链企业纷纷抢滩海西湾,船用钢板、油漆、主机、锚链、压载水处理系统、锅炉、电器杂件、油料等产业配套日益完备。
在海洋装备产业链,海油工程青岛公司也建立了以青岛片区为中心的海洋工程专业供应商资源池,配套企业包括鹰图软件、武晓集团、裕安石化、金汇联科技等,涉及涂装、钢结构、管材压制、机加工、技术服务等业务。
海西湾的产业集群效应不仅体现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也体现在链主企业之间的横向协作、优势互补,发挥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
在巴油P67/P70 FPSO项目和流花16-2 FPSO项目中,海油工程青岛公司负责FPSO的整体建造、集成和调试等工作,将相关船体建造工作委托给北海造船,充分利用各链主企业的优势与特长,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与海油工程青岛公司仅一路之隔,两家同属于海洋装备领域的公司则是另一种合作模式——签署协议统筹利用场地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行业产能峰值,促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当一方产能饱和时,可以统筹使用另一方的场地、设备、人员,确保生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徐超告诉记者,“今年,海油工程青岛公司加工量将达到24万吨,接近设计产能,生产任务较重。我们将通过生产统筹提升施工效率和场地周转率,安排优势资源稳定推进项目进度保障交付。”
海西湾的新角色
船舶制造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迈进,海洋装备由近海向深远海进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在成为海西湾的鲜明标识。
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被誉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北海造船长久以来的强项是散货船,常年保持超大型矿砂船全球业绩第一和大型散货船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近年来,北海造船在巩固散货船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成功挺进超大型原油船(VLCC)市场,交付山东省首艘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并完成对LNG、氨燃料、绿色甲醇等绿色船型的实船订单覆盖,在养殖工船、浮船坞等细分市场持续领跑。2月1日,北海造船为全球航运巨头达飞集团建造的首艘5500TEU集装箱船命名交付,标志着集齐了三大主流船型“最后一块拼图”,对于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建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积极与行业内头部企业合作,不断拓宽航运界的‘朋友圈’,通过新船交付丰富青岛市船海产品业绩,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北海造船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新趋势,同样对海洋装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持续引领海洋油气开发市场的海油工程青岛公司布局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替代油气平台天然气发电机组,减少海上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今的海西湾并不满足于一个制造基地的角色,更通过推动船海产业技术强链,打造中国北方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中心。
去年9月,北海造船旗下民船中心总部迁驻青岛,其船海装备研发设计综合能力水平处于国家重点科研单位第一梯队,弥补了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缺乏船舶研发设计的短板。民船中心落户以来,联合山东海运、双瑞等青岛企业和院所,持续加强新型节能技术、低碳、零碳燃料动力应用技术等研发和集成应用研究。前不久,北海造船与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分别签署3艘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建造合同和4艘21万吨氨双燃料/氨双燃料就绪散货船建造合同,两种船型均由民船中心自主研发设计。
海西湾,一个全球船舶海工产业高地正在加速隆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