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青岛顺利通过“大考”

日前,中车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青岛顺利通过全自动功能试验线测试验证评审。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双车追踪”等典型运营场景,对测试验证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中车TACS互联互通渐行渐近。



中车四方所依托青岛地铁六号线TACS示范工程,联合青岛地铁、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等单位研制的自主化TACS,以车辆为核心,以信号车辆深度融合为特征,基于“车-车”通信,实现了列车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的跨越,是中车“产品+”“系统+”的典型代表,代表着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数智赋能,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



以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技术实现列车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是TACS技术的核心目标。相比传统形式,中车TACS以“车-车”架构弱化中心依赖,将地面信号设备核心功能集成至车上,深化车载系统一体化融合设计,采用物联网和全数字感知等技术,使列车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完成交互数据以及协同配合运行,实现列车自主资源管理、自主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自主学习和自动驾驶等功能,大幅提高列车智能化、自主化程度。

深度融合,全系统一体化控制



跨系统一体化融合是中车TACS实现自主运行的关键。中车四方所通过TACS系统融合设计、车载硬线融合、传感器融合、多网融合、显示器融合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设计,全面打通各子系统壁垒,提高信息交互效率,实现车辆内部、车车之间、车地之间各子系统高度协同运行,进而实现列车运行全系统一体化控制,使列车控制更精准、更敏捷、更高效、更节能。

创新示范,成就建设运营新优势



中车TACS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将形成明显优势,车辆运行更加安全,相对于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其可用性指标提升2个数量级,制动延时缩短150ms以上,且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条线路运行。旅客运输更加高效,精细化资源管理模式缩短列车追踪和折返间隔15%,每小时可增加5-10对列车。线路建设更加经济,全线路减少10%的车载和轨旁设备、15%的设备用房面积以及30%的安装调试时间。运营组织更加灵活,基于资源的安全防护,可在任意位置为车辆建立任意方向安全进路。跨线互联更加兼容,中车TACS还可应用于不同线路的互联互通以及旧线改造与延伸线建设,实现换乘线路、新旧线路的兼容应用。

转型升级,推动运行模式革新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中车TACS的推广应用将成为推动运营模式革新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心运营管理功能向运行计划自主管理演进,运用中车TACS的地铁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全天运行计划自主决策运行进路,基于时刻表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运行调整功能。实现地面核心系统功能向列车安全自主防护演进,通过车车间“资源竞争,控制权独占,使用权共享”保证列车进路安全。实现车辆信号深度融合向车辆运行自主控制演进,基于车辆一体化控制平台,通过多系统智能控制设备深度融合,对车辆运行实现精准、敏捷、高效、节能的优化控制,最大程度提升车辆的性能表现。

下一步,中车四方所将继续与相关单位协同合作,结合全数字感知、全智慧运维、深度互联互通、灵活编组进行综合应用,持续开展TACS2.0迭代升级研究,为用户提供针对不同运营场景的TACS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以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更绿色的运营需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赵鹏 刘晓京)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