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口机场—流亭机场—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机场的时代发展和变迁

航空是20世纪以来人类取得的最大的科技成就之一,从20世纪初莱特兄弟的12秒可操作动力飞行,到近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向外太空发展直到火星,航空在百余年中历经了全面而惊人的快速发展。在这期间中国的航空发展也取得了令世人所瞩目的跨越腾飞。今天我们就青岛民用航空的发展谈一谈它所走过的坎坷之路。


1931年,中国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成立不久,其副总经理波安德(Boand)与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多次磋商后达成协议,拟于该公司当时已有的沪平航线中添设青岛一站,同年,机场勘择选址于沧口大马路(今四流中路南段)沧口机场开始兴建,从而开始了青岛的航空运输。沧口飞机场的兴建,可说是青岛市最早的航空设施。

沧口机场始建于1931年,于1933年1月始投入使用。时至今日,虽然沧口飞机场早已为流亭机场及后期的胶东国际机场所取代,但在青岛的航空事业史上,仍当从沧口飞机场的兴建说起。

1933年1月投入使用的沧口飞机场全貌


1933年1月,沧口机场投入运营。11日,“中航”的上海——南京——海州——青岛——天津——北平的航线正式开通。这一航线为“中航”开辟的国内三条主要干线之一,也是青岛第一条民用航空运输线。该航线全程1427公里。

首航青岛的中航“蚌埠号”飞机(刘逸忱提供)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中航”的上海——北平航线被迫停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日本住友、三井、三菱、满铁等企业及伪满傀儡政权投资,在沈阳组建了满洲航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航”),至1936年先后开辟了34条航线。并建立12条军用航线,沈阳——青岛航线为其中之一条,该航线名为民航,实为军用,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

1933年沧口飞机场航站屋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沧口机场被日本海军占用,并在青岛成立“大日本航空株式会社青岛出张所(以下简称“日航”),开辟北平——青岛——日本京城、福冈、东京定期航线。在此期间,青岛经营航空运输业务的单位还有中华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华航”)。1941年8月,“日航”退出青岛航空市场,将北平、南京和青岛出张所的业务全部移交“华航。“华航”是日伪合营的航空业务单位,实际同“日航”是一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突袭美国空军基地珍珠港得手之后,便非常看重空军。1938年占领青岛不久,抢先将沧口机场征收做为军用。日军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对沧口机场进行了大肆扩建。在其占领期间,曾有三次大规模的占用农田,驱赶村民。深受其害的人们,长期流离失所,生活未能得到安置,过着悲惨的日子。

1941年6月9日,侵华日军“青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司令官”函告日伪青岛市长姚作宾,为扩建机场,提出“收买”沧口机场附近土地的问题,附图内提出用农田计430亩;相继又于1942年12月30日,二次提出用地150亩;再次于1943年6月,三次用地335亩。

沧口飞机场旧影(杜明果提供)

1938年至1943年,日军三次扩建飞机场,1943年6月,日本在青岛第三次扩建沧口飞机场时,不仅殃民,侵犯大批土地,除农户的农田外,尚殃及到商绅的田地与崂山上清宫和下清宫的庙田,更甚者,还要拆除名刹——明真观,因而激起极大的民愤。日寇决定拆除明真观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联名上书抵制,由于各方压力太大,最终日本修建沧口机场工程未能完成。这件事之后日本又选择了在流亭重新开辟了一处新的机场开始建设。至于日本为什么要在流亭新建机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就用后人的思维来分析一下当时的世界格局和当时的青岛社会现状,看是否符合逻辑和它的意图。

1945年美军接管的沧口机场

由于日本在二战时期非常重视空军的重要性,加之务必要在中国战场能确保制空权的控制,另因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掠夺中国物资并能及时运回国的需要,并因三期沧口机场扩建受阻,另外沧口机场周边的工厂和居民区较多影响飞机的起降,也容易泄露机场的一些秘密。再者当时沧口机场的跑道太短,太少,在现有的情况下难以起降大型飞机,(在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本已经拥有了六艘航母这样的技术,它的航空技术已经很超前了,大型飞机不久肯定会实现,而且在当时的国际航空领域大型飞机早已研制成功)………。

在这几种大前提下,如果再在沧口机场继续进行扩建就不是最佳选择,因此选择新的机场,为以后控制中国能一劳永逸,在青岛再选择一处大型的新机场就成了一个必然的决定。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和分析,至于是否确实如此有待商榷和论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沧口机场卫星图


至1944年日本军方终于在流亭修建了一处T型跑道的新机场。跑道南北1019.32 米、东西长 973.09米、宽50米、厚15厘米,它是日军在山东半岛的重要军事基地。可是天不随日本之愿,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1945年8月15日,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刚刚运行一年多的流亭机场回归中国管辖,1945年9月,青岛市被国民政府接管,流亭机场亦回归中国管辖。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解放,流亭机场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管辖,机场性质为军用机场。1950至1964年先后进行了四次扩建,流亭机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为军用机场(因涉及到一些军方的信息不便讨论)。直到1982年,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青岛民用航空运输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重新崛起。流亭机场,就此开启了新的历史。

1982年8月5日,青岛流亭机场民航通航典礼。(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82年8月5日,青岛流亭机场开通上海——青岛——北京的首条航班,图为首架客机降落在流亭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十分重视青岛民航的建设。1982年8月5日,民航首次使用海军流亭机场开辟了青岛——上海、青岛——北京、青岛——大连等航线。开航后,由于机场条件的限制,青岛航站只能保障安——24型等中小型短程飞机起降。1983年,每天最多只有2个航班,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万人次。

198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山东时,对青岛的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示要把青岛“建设成为山东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建成接连世界五大洲的重要枢纽之一,由于青岛民航的条件与这一要求及青岛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需求极不适应,因此扩建流亭机场、发展民航事业便成为青岛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流亭机场卫星图


1984年3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专题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作了《关于扩建青岛流亭机场的请示报告》。国务院、中央军委于8月30日以国发 〔1984〕112号文批复,“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扩建海军流亭机场”,并指出机场按保障MD——80飞机使用要求进行扩建。据此,青岛市人民政府、民航局、海军航空兵共同编制了《青岛海军流亭机场扩建工程计划任务书》。山东省人民政府、海军、民航局又于11月16日以鲁政发〔1984〕138号文联合上报了该工程计划任务书,国家计委于12月21日以计交〔1984〕2636号文批复“同意所报青岛流亭机场扩建工程计划任务书”。依据上述文件,青岛市、海军、民航于1985年3月开始对流亭机场进行大规模扩建。


流亭机场的扩建,由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共同投资。为加快工程进度,1985年成立了由青岛市副市长宋玉珉为组长、民航山东省局副局长周彬如、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孙晋美为副组长的机场建设领导小组。机场建设工程被列为青岛市重点工程,由市重点工程指挥部直接领导,并相应组建了机场工程分指挥部。各主要施工单位成立了工地指挥部,达到四级指挥网络。参加民航青岛机场工程施工的单位有:青岛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石油部第七工程公司、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工建处、香港华润机械有限工程公司、富艺公司、深圳华西安装公司等20多个单位。


1985年3月5日,青岛流亭机场开始停航进行一期改扩建工程的施工;3月8日,青岛流亭机场民航业务临时转场至海军胶县机场运营;11月16日,青岛流亭机场一期改扩建工程跑道工程启用,新跑道长2600米、宽60米,机场的民航业务复航,海军胶县机场亦不再起降民航班机,海军胶县机场开通民航业务期间共开通2条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12192人次、货邮发送量326吨。

1988年年底竣工的青岛民航机场候机楼。


1988年,青岛流亭机场新航站楼启用,面积达10150平方米;2月,青岛流亭机场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开通香港临时不定期航线。1989年4月,青岛流亭机场开通名古屋机场不定期货运航线,由中国东方航空使用C-130型飞机执飞;6月3日,青岛流亭机场开通香港定期航线。

1991年的青岛流亭机场

1992年9月4日,青岛流亭机场航空口岸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99年,青岛流亭机场驻场海军航空兵转场至海军胶州机场,青岛流亭机场变更为民用运输机场。

2004年3月20日,青岛流亭飞机场举行二期扩建工程航站楼项目竣工验收仪式


2000年,青岛流亭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建设。机场跑道及平行滑行道延长至3400米,新建航站楼6.4万平方米,新建停机坪18.4万平方米,建设停车场2.6万平方米。


2005年1月,青岛流亭飞机场三期建设工程的国际航站楼开工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图为扩建工程施工现场。

2004年机场开始三期改扩建,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于2004年开始建设,并于2007年竣工投用。该次扩建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高峰小时5120人次的运输需求设计,飞行区等级设计指标为4E级。2001年,“民航青岛站”正式更名为“民航青岛流亭机场”。2005年,再次更名为大家所熟知的“青岛流亭国际机场”。


2016年,流亭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了2000万人次,入列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这是青岛民航业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却也把流亭机场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硬件条件制约严重、持续高位超负荷运行、保障能力接近触碰“天花板”——显然,流亭机场已经无法承担这座城市的未来。2021年2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青岛入列全国20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在这个体系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4F级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现在,终于到了把“接力棒”交给胶东国际机场的时候。


自2010年起,青岛市委、市人民政府就明确提出克服各种困难、迁址建设青岛新机场的战略构想。2011年,青岛市开始筹划建设青岛新机场,并被纳入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场定位由原先的普通干线机场,提升为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2012年3月,青岛市提出通过对青岛地区军民用机场进行布局调整、破解空域紧张难题、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设想,最终促成了青岛地区军民用机场布局调整方案研究的正式启动。

建设中的青岛胶东机场

2013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复青岛地区军民用机场建设布局方案,建议在胶州市大沽河以西区域建设民航新机场,9月,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从即墨华山、即墨温泉、莱西姜山、城阳羊毛沟、胶州胶东五个选址中,确定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北作为新机场场址,10月1日,青岛新机场航站楼3大方案进行社会公示。2014年1月20日,青岛新机场航站楼 "海星"设计方案胜出,10月1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青岛新机场项目,11月7日,青岛市新机场建设动员会在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的青岛新机场胶东办公区召开,全面拉开了新机场建设序幕,12月30日,青岛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21年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转场运营。


2016年3月15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跑道工程开工。2019年3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完工,12月10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山东航空基地(一期)货运区工程项目竣工。2020年6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全面竣工。

2021年1月27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试飞成功,试飞任务由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基地的空客A350-900型客机和山东航空使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基地的波音B737-800型客机执行;3月4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过行业验收;4月10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举行第一次大型综合演练;7月20日至30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举办公众开放活动;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正式关闭停用,该次转场是中国民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性整体转场。

卫星图上的青岛胶东、流亭、沧口三座机场


纵观青岛航空事业的发展真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然而最让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自己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流亭机场的扩建工程和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测量和工程验收等部分工作。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在有限的生命里能赶上在这个伟大时代曾经经历过这些人类建筑史上卓越的伟大工程真的很有意义,谨以此文祝愿那些曾经在为胶东国际机场工程做出贡献的人们健康快乐,同时更要祝愿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一帆风顺越来越好。

本文作者:

赵金华,1963年出生,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级刊物和报刊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发表过近百篇的专业科技论文和其它文章,撰写电视剧本三个,拥有多项的专利发明,曾获得过山东省十大孝子的奖励,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爱好广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