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学院共青团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引导青年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青年信仰,着力提升“引领力”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联学联训”促立根铸魂。以“党团联学”为特色,以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为抓手,把青马工程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和发展对象培训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年度开展“敦苗工程”青马骨干培训16期,思政论坛18期,“弘扬雷锋精神·把握时代内涵”“赓续五四薪火·厚植青年担当”“学思想·建新功”等主题教育活动11期,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兴起“大学习”热潮。突出价值引领,组建由团干部、优秀校友、企业HR等人员组成的“青年就业宣讲团”,围绕就业形势、就业观等主题开展巡回宣讲,打造多维联动全覆盖联学联训模式,引导青年培育奋斗精神。
聚焦改革攻坚,着力提升“组织力”
学院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四自”作用,在团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学生公寓成立功能型党支部,7个党支部与7个社团团支部结对子,推动团的工作沉到基层、落到实处,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创。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值班制度,每个责任区由1名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4名团员构成。以党员、团员为骨干,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环保教育”“科普宣传”“网络安全”“爱老敬老”等系列社区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师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学校和社会。
聚焦创新实践,着力提升“服务力”
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找准磨砺青春的关键点,鼓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寻找“向下扎根”的力量。聚焦问题导向,协同校内外资源,构建有组织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开展特定的、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的社会实践。上年度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196支队伍,社会实践参与率达到89%。18支队伍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专项团队,其中,“情缘七彩,守爱童行”“砼心砼行,筑梦黄河”2个项目获评团中央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优秀作品;“童心筑梦.青春领航”实践团获评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1名同学获评2023年“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找准青年成长的集合点,将科技创新打造成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一张名片。以专业知识为根基、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学、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235”科创工作育人格局,科创竞赛成果丰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中A类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B类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2项,目录外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5项。
聚焦志愿服务,着力提升大局“贡献度”
深入开展“双百共建”大学生社区实践精品示范项目,与市北区即墨路街道、辽宁路街道签署大学生社区实践共建基地协议,组织发动34个团支部与大鲍岛社区、广兴里社区等25个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开展“灯塔领航”“城市微更新”“益起爱家”“数字社区”等精品项目14个,服务事迹被观海新闻、大众网青岛等媒体报道20余次。
以服务就业为主轴,找准服务青年落脚点。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构建了以就业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就业养成体系为手段、就业实践体系为基础、就业服务体系为关键的共青团“三强化四突出”帮扶大学生就业工作格局。组织开展“土木学科有故事”“最美学习笔记大赛”“研路有你”考研经验分享会、“温暖随行 研定成功”院长面对面等活动,学生毕业率和深造率连年攀升。
下一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基本原则,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引领青年在科技报国中听党话、跟党走,为培养新工科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左安源 邵先锋)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