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近日,一段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某幼儿园摔孩子的视频在朋友圈中热传,视频中男童被老师拎起凌空摔飞一米多,而后又被老师推搡到门口。家长称,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给他说孩子的手是“被门夹的”,到杭州就医后发现孩子手指一处骨折、两处移位。事后查看监控视频才发现孩子被打。据报道,涉事幼儿园是一家社区留守儿童托管和关爱服务机构。目前,幼儿园发布道歉信,涉事老师被停职,歙县公安机关和歙县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过,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时难免会遭遇意外受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因人为故意造成伤害,幼儿园跟家长沟通顺畅,一般彼此都能理解。但这起事件显然并非如此。
这就是一起故意伤害未成年人事件。孩子因何被摔目前尚不知晓,但无论什么原因,幼师都不能采取这种手段来对待孩子。视频内容无疑令人愤慨,在孩子被摔飞后,落到地上起不来,只能跪着,在这种情况下又被推搡到门口。这是何等野蛮!是在拿孩子当仇人吗?幼师本是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岗位,却对孩子下如此重手,这显然严重背离了职业道德,这样的人也压根不配当老师。
园方的处置明显存在不当之处。报道中称,园方称,涉事幼师说孩子的手是“被门夹到的”,她就相信了老师,也陪同家长带孩子就医处置,所以做法都是“正确的”。请问这位负责人,孩子受伤后,在通知家长的同时,为何不先查看监控,明确责任?幼儿园相信老师,虽然也是应该的,但不做任何调查就直接告诉家长是“被门夹到的”,显然缺乏必要的警惕性。而且,园方谈起涉事幼师时,称“家长平时对其评价挺好的”,这种说法真的负责任吗?而且,根据男童家长描述,孩子母亲因在朋友圈发声,直接被园方踢出家长群。该家长还称,“多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也被老师打过”。对于幼儿园来说,孩子的安全是一条红线,岂容马马虎虎?
男童手指骨折
不过,客观而言,园方最初似乎并非想“护犊子”,这从监控视频事后未被删除一点可以看出。这也是此次事件的幸运之处。试想,假如监控视频消失,没了关键证据,家长又到哪里说理去?而且,涉事幼儿园是一家社区留守儿童托管和关爱服务机构,业务主管单位是歙县徽城镇人民政府。众所周知,这种机构中孩子的父母往往身处社会底层,平时比较忙,生活压力也较大。这些孩子本应成为社会关爱的对象,在这里却遭受如此野蛮对待,岂能不令人痛心!
对涉事幼师必须依法予以严惩。随着媒体介入,这一事件的处置也不断升格。开始,幼儿园表示只是对涉事幼师予以停职。随后,歙县公安机关和歙县教育局介入调查。再后来,歙县民政局发布通报:责令少儿服务中心负责人向受伤幼儿家长致歉;立即辞退涉事教师,配合警方依法依规处理;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整顿。在舆论的关注之下,相信这一事件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另外,园方还称,涉事幼师遭遇男童家长的殴打,而且是在幼儿园里打的。从网友反应来看,表示赞同的意见占据了主流。理性而言,这显然不可取,只会造成一种典型的“双输”结局。家长虽然让涉事幼师付出了一定代价,但也扰乱了幼儿园秩序,给其他孩子和老师留下心理阴影,最终难逃法律的惩治。
但不得不说,“私力救济观”仍然拥有一定的现实土壤。相比冗长的司法程序,“拳头”往往来得更直接。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个链条:以暴力惩治野蛮,以法律制裁暴力。假如你不想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环,就要严守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底线,尊重公序良俗。再通俗点说,就是:请做个好人吧!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