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焕新④ | 4年获技改奖补1900余万元!青岛动力电池领军企业练就一身绝“技”

电动化与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不断重塑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年来,青岛加速布局动力电池项目,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落地投产,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轩电池”)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该企业自2018年全部建成投产以来,截至2022年,其用于技术改造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2.5亿元,累计获得青岛市企业技改设备投资奖补资金1900余万元。《技改焕新》栏目第四期聚焦动力电池行业,看青岛国轩电池如何以技改为关键抓手,点燃“智造”新引擎。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韩世琛/视频

以“变”应变,为转型升级“续航增速”

位于莱西市的青岛国轩电池是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总投资30亿元,主要生产磷酸铁锂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设计年产能3GWh。深耕动力电池行业多年,青岛国轩电池先后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动能转换二十强优秀企业”“青岛市专精特新示范企业”“青岛市制造业百强”、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等荣誉。

对企业而言,技改是助力其穿越周期、锻造适应性的“利器”。自2018年以来,青岛国轩电池从生产制造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研发升级、节能降耗等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投资,持续提升电池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对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卷绕组装一体线技术改造设备投资为例,其增加了卷芯上下料机械手、卷芯自动装盘、物料线联动等,实现了托盘自动流转,自动下料入托盘、组装上料,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5%,生产过程一致性显著提高。



作为青岛动力电池企业的代表,青岛国轩电池在汲取国内外先进动力电池制造经验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迭代完善,从关键原材料、单体电芯到电池包和储能电站,均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路线。2017年,公司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秀企业,成为青岛市首家本地化电池企业。

加码工艺设备改造,自动化生产提质增效

堆垛机将电芯搬运到指定位置,机械手自动拆盘物料,与自动拆包机对接,RGV有轨穿梭车来回穿梭于库房与线体间,各种机械手换卷、装盘、扫码、检测、分拣……走进青岛国轩电池的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科技感扑面而来。在车间内的数字信息中控大屏幕上,不仅有厂区的实时监控,还有各个地区的生产日报,以及能源管理和安环管理部分,各种可视化信息面板让数据更直观呈现。



“去年,公司在电芯制造工艺提升和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方面又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购置国产设备70台套,引进进口设备2台套。”青岛国轩电池相关负责人程少彬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突破19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以上,能满足纯电动汽车4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如奇瑞S51EV、奇瑞X70EV、长安欧尚X7EV、五菱宏光MiniEV、江淮iEV6E、北汽EC3、零跑T03等国内多款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均配套使用。未来,青岛国轩电池也将持续深耕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相关链接

技改提能 制造焕新

制造业如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技术改造是重要一环。2022年以来,青岛市先后出台青岛市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五年规划、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计划、青岛市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焕新行动指南等重要指导性文件。在青岛,提质增效的“技改热”持续升腾,真金白银的“技改红利”正加速释放。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助力我市制造业提质升级,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推出《技改焕新》专题栏目,旨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生动呈现青岛制造业技术改造经典案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积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