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7日讯 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指标先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应用规模。
鉴定委员会成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立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会洲、西北大学教授范代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陶勇、清华大学教授李春共9人组成,谭天伟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和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的项目汇报,并审阅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等相关材料,对成果的创新性、研究水平、经济及社会效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讨论。鉴定结果为,“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成果突破了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难题,开创了生物法合成反式乌头酸生产新工艺,推动了反式乌头酸杀线虫生物农药和反式乌头酸酯生物基增塑剂等下游应用技术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反式乌头酸是不饱和C6三元羧酸,具有良好的线虫防治活性和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应用潜力。然而,传统植物种植提取和化学合成技术路线无法规模化量产,严重限制了下游应用技术开发。该技术成果通过合成生物学策略,首次实现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绿色制造,以高耐酸土曲霉作为底盘细胞,围绕使能技术平台、高效细胞工厂、发酵工艺示范、分离纯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创制了反式乌头酸高效细胞工厂。依托山东鲁抗医药十吨级中试发酵平台,该项目完成了反式乌头酸的发酵工艺放大与工程示范,建立了国际首条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生产示范线。整体来说,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料可及性困境,还进一步推动了反式乌头酸的多场景绿色应用开发。在应用前景方面,该技术针对农业根结线虫防治世界性难题,开发了反式乌头酸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目前正在推进一类新农药的登记;针对全球数百万吨石油基邻苯类增塑剂因健康危害难以替代的产业难题,开发了新型绿色环保的反式乌头酸酯类生物基增塑剂,并应用于耐低温型氯丁橡胶和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开发,在新型生物基化学品创制及应用开发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
此次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研究员李文军主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吕雪峰、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欣等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