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黄海所、海洋所、海科院等多方共建!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2日讯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今天,在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上,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以下简称“蓝研院”)揭牌,抢占蓝色种业发展制高点,促进海洋渔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

蓝研院是在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市南区政府和即墨区政府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共建,定位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种业创新中心,打造面向产业进行技术开发、转移和熟化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成为种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策源地,突破系列种业核心技术,提升蓝色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实现种业科研与企业的有机街接,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优良新品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蓝色种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蓝研院着力建立“科研端技术突破+产业端政策支持+市场端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人才、资金、技术、政策等要素,聚焦水产育种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核心应用技术、战略前瞻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以全基因组高效分型、高通量测定等前沿技术为支撑,颠覆传统育种模式,搭建现代育种技术体系。目前,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陈松林等12个水产育种领域领军专家团队入驻,围绕“三鱼一虾一贝”(三文鱼、东星斑、墨瑞鳕、南美白对虾、牡蛎)等重点品种,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加快研发一批高产、高抗的水产新品种,推动水产育种成果转化。

“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发展水产种业优势显著,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中50%的海洋渔业科研项目,多年来累计培育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在青科研人员、科研单位及培育出的水产新品种皆居全国第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处长王亚楠说,下一步,青岛将加快编制出台《青岛市水产种业发展专项规划》,适时组建蓝研院领导下的投资发展平台,加快即墨区蓝色种业园区规划论证,推动蓝研院育种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研究设立蓝色种业专项基金,推动水产种业园区改造提升,支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重点种业企业发展壮大。以蓝研院为核心,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打造水产种业产业集群,加快“院、园、企”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水产种业,助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相关阅读

今天,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建设的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 以下简称“共同体”)正式揭牌成立。

共同体将围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坚持产业导向、政府推动、高校领衔,聚焦现代海洋渔业、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领域,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力争利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引领全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共同体将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入省外海外资源,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海洋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共同体持续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构筑海洋人才集聚高地,解决产业技术需求,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共同体将在学科互助发展、产教协同育人、学生交流培养、科教资源共享、高层次人才共引共育、科技创新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标志性品牌活动打造、海洋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开展行动。

共同体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是由“单兵作战”到“集团军作战”的实践,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常驻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协同单位,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支持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为理事长单位。山东省教育厅作为共同体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推进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