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圈,关雅荻的多重身份堪称传奇: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博纳、小马奔腾等多家影视公司任职,制作、发行了《西风烈》《边境风云》等多部电影;作为跑者,他先后参加了数十场世界顶级水准超马越野赛,与北京电视台联合出品了越野跑探险真人秀《雅荻跑世界》(第一、二季);作为极限耐力运动爱好者,他投身帆船运动,成为克利伯环球帆船赛2019-20赛季年度总冠军环球船员,延续了青岛人跟大海的深厚情缘。
近年来,关雅荻以惊人的速度推出他的播客节目,访谈主题的《开放对话》、电影主题的《吾爱西尼马》以及运动题材的《关雅荻的大航海日记》等多档节目受到听众青睐。他创立的“院线播客电影节”持续在上海、北京举行,他出演的网剧刚刚杀青,同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形态学博士,他也在持续关注视觉艺术与影视表达的关联发展。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关雅荻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他理解大多数人按部就班的生活状态,之所以自己在影视、越野、帆船、播客、学术等领域处处发力,是出于生命动能的展现,“我代表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关雅荻
电影,分享即目的
从专业电影人到电影播客达人,关雅荻高密度推出行业观察节目,与导演、主演就《封神》《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雪豹》《狗阵》等电影做深入访谈。同时,他的“院线电影播客节”联结了片方、影院和影迷,每场活动征集影迷观影,映后邀请专家、电影主创现场对谈,让现场影迷得到超值体验。关雅荻见证了电影行业的黄金时代,也亲历了票务平台崛起的过程,他表示,做电影播客并不是自己返回电影制片行业的步骤,而是纯粹出于对分享的热情,“每场电影映后交流活动都没有话题规划,观众的发言内容我事先不知道,大家什么都可以聊。”关雅荻表示,暂时没有把播客做成公司或者商业化的规划,“我们可能出于习惯,认为一件事有了A之后肯定计划去做B,甚至后续还有CDEF等步骤。这种想法我不反对,然而没有后续规划不可以吗?我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认真倾听对方,倾听不同的人的声音。映后分享这件事的意义就是这件事本身,难道还不足够吗?”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专家对“单日票房低于3000万”现象进行预警,认为全国八万六千张银幕产出效益过低。关雅荻在业内较早注意到票房产出问题,“扭转这个局面不能凭借单一的大招,而是系统性地解决问题。现在看来,观众其实觉得电影没那么重要。想要重建电影的重要性,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扶持。目前,电影行业一直尝试变化,增加引进片,电影内容更加多元化。”关雅荻认为,从上游的电影投资到下游的电影制作,都需要以长期的、具有战略思维的眼光来看待,才能促进电影重回发展轨道。
青岛,海一般的亲切感
作为运动达人,关雅荻与电影圈关系紧密,也积累了众多可以影视化的素材。然而,他表示,做导演这件事只能等待时机成熟,“做导演不是憋出来的,而是刚好有资金、有机遇,时机合适。我现在也当演员、参加综艺,这些经历都是好的。传统观念认为,人应该一步步高升,一步步走上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但我代表了另一种可能性。我不觉得我在任何人的对立面,大多数人之间应该是彼此平行、偶尔交集、有机会多交流协作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视角。”
从电影行业到越野跑、帆船赛再到播客赛道,关雅荻把自己界定为“随波逐流”,“我所谓的‘波’,是脑电波的‘波’。我从199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进入电影公司,到现在积累这些经历,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我做每件事背后有商业思维,想在三五年后达成什么目标、成为什么重要人物,其实我没有。我觉得人生为什么不能散兵游勇、随波逐流?想做什么就去做,去专注地实现,这样难道就不配是一生吗?”
作为青岛人,关雅荻从骨子里热爱航海。“我们民众对于海洋的探索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跟国家地位匹配。从郭川、宋坤到郑毅等人,一代代青岛人投身海洋,这是抹不掉的成绩。”关雅荻说,“我从小在一浴的海水里泡大,对海洋的情感要更好一些。如果说青岛在我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觉得是那种对海洋的亲切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