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扫一扫二维码查看农产品信息,追根溯源,让你买得放心;远程监控农作物生长状况,用一部手机就能操控浇水施肥……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不断融合,“互联网+”已成为莱西经济开发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也培育和催生了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通过整合资源,联合种植大户、合作社,打造 “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体系,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为莱西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中央大脑”:惠泽现代农业发展

7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莱西经济开发区的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荷兰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大棚内,电缆桥架、高压喷雾、地下管沟等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安装完成,8月中旬第一批作物将在这里种植。

  这个大型玻璃智能温室拥有“中央大脑”之称的超级处理器,该处理器运用大数据对水肥、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生长要素进行控制,并结合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手段,让传统温室大棚变身为可持续生产、符合全球优质农产品标准的“超级智能蔬菜工厂”。

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概念图。

据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项目经理季程博介绍,该项目以“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数字平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农产品安全追溯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园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保证消费者第一时间买到可追溯、放心的农产品,保障农产品相关企业品牌形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据季程博介绍,玻璃温室大棚的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中包括产品品牌、生长全程图片展示、农药肥料记录、主要环境数据、实时视频直播、行业资质认定、销售渠道信息等。同时为每一件商品生成唯一二维码,实现一物一码。该系统还可跟踪商品的扫码地域分布数据,监控农产品市场动态。

除此之外,玻璃温室大棚通过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大棚还可实现远程化管理,及时掌握病虫害信息,追根溯源,及时制定措施,使损失降至最低。

“假如系统检测到土壤的湿度没达到种植农作物的最低要求,那么浇水的设备就会自动打开,这样就不需要人工的过多介入。”季程博介绍。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100余个工作岗位。胡家疃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明告诉记者,莱西经济开发区将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充分合理利用,打造了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通过种植蔬菜、水果等近十个品种,全面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解决了农民就业。

胡家疃村的姜慧丽就是受益的村民之一,她不仅把自家的三十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还可以在农业小镇打工获得另一份收入。在胡家疃村,像姜慧丽这样的农户有100多户,他们在获得每亩400元土地承包费的同时,还被返聘到农场打工,每月至少增加3500元的收入。

中建材智慧农业小镇打造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体系的一个载体,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都市生态农业,带动市民消费,帮助村民就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富。

智慧物流园:“智慧元素”层出不穷

伴着隆隆的机械搅拌和输送混凝土的声音,位于莱西市经济开发区苏州北路的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国际农产品集散中心等单体建筑主体已经搭建完成,项目北边的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展示中心已投入运营。在展示中心,咨询顾问李娜正与客户通电话,解答物流园水果区招商问题。

“我们这个智慧物流园项目融合农产品标准化、互联网云平台、农产品品质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真正实现以食品安全为中心,从田间到餐桌的信息无缝链接,是传统农批市场的转型升级,每天都有不少客户咨询商铺情况。”李娜告诉记者。


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培养的网络红人在展会上推介特色农产品。

与传统农批相比,智慧农批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农产品信息、数据、物流、配送、仓储、冷链、质量安全溯源等为核心,构建起基于农产品进销存+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管理+物流配送+仓储服务的整合应用平台。

这一升级的内涵就是农产品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整合;而其外延则是集合了智慧采购、智慧物流与智慧交易三位一体的农批发展模式。

从空中俯瞰,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10多个单体建筑已经封顶。据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充满了智慧元素,莱西经济开发区引进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法国翰吉斯市场建设运营经验,不仅建有产品检测中心、市场服务中心、电子结算中心、智慧运营中心,还具备了智能安防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农产品溯源系统,目的是打造胶东半岛最智能、最便捷、最高效、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助力莱西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交易实现智慧化升级改造,打造全国智慧农批物流园运营样板。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品标准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扩大规模、跨界融合提高潜能,通过农媒联合的方式,树立莱西农产品新形象,唱响区域性品牌新号角。

“全面开业运营后,每年将实现交易额110亿元、税收3.5亿元,直接带动15000人就业,高效实现产销对接。”莱西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电商园:“扶智”成为精准扶贫“终极之策”

优质农产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农业”渐成发展新趋势,莱西经济开发区通过整合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的运营和销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方式,将开发的各类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也让曾经“身处闺中无人识”的莱西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莱西。

位于莱西经济开发区的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传统电商、产业电商、电商配套、仓储物流四大电商模块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园。上半年,该产业园充分发挥网红直播效应,在多个直播平台销售土蜂蜜、香菇等农副产品助力脱贫。

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庄艺峰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公司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未到抢购时间,销售量便突破了两千多单,销售额突破了50万元。刚过零点,短短一分钟内,店铺销售量便完成8千多单,销售额突破了50万元。通过网络直播,很多网友了解了当地的农副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为此,公司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用互联网嫁接产业、嫁接乡村建设,同时,将文化资源、传统产业与电商有机融为一体,将生产、开发、线上线下交易、物流等环节融为一体,多维度、多层面推动精准扶贫。

在青岛天天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商务产业园,网络达人通过在镜头前现场制作特色小吃、现场测评产品品质,让屏幕前的买家对农副产品兴趣大增,纷纷留言要购买。

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变成主流,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

“互联网+”无疑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最终实现从农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转型。

“未来,莱西经济开发区将把握好‘融合’‘连接’‘转型’这三个关键词,大力推进农业发展要素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着力抓好农业发展载体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努力实现农业‘互联网+’条件下的转型发展。”莱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兆华说。(青报全媒体记者:马英歌 通讯员:姜英军 赵 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