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颜值高”,村民“心气顺” !5年间青岛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0个

青岛日报11月20日3版

村庄“颜值高”,村民“心气顺”

5年间,青岛累计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0个,直接惠及农民群众39.1万人

“我今年57岁了,可以说见证了我们村从‘脏乱差’到‘高颜值’的整个过程。”即墨蓝村镇管家屋子村村民张伟告诉记者。在管家屋子村,宽敞的柏油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村民从此告别了“雨天土路泥泞一脚泥”;记者随机走入一户村民家,在宽阔的院子南侧是卫生间,卫生间里白色蹲便器一尘不染,村民不禁感叹过上了像城里一样干净卫生的生活。

管家屋子村只是青岛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青岛完成无害化卫生改厕911340座,普及率95%;农村垃圾处理体系逐步健全,建立了区市统筹、镇街监管、村级收集、市场化服务的“3+X”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按照100户1人的标准配备保洁员2.5万人,累计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填埋场7座、镇级中转站210座,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完成生活污水治理2513个村庄,治理率46.8%;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打造美丽乡村片区28个,累计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0个,直接惠及农民群众39.1万人。

“没有应用污水处理体系之前,污水随处排放,臭水沟臭味熏天,而应用污水处理体系之后,处理过的污水可以直接用来浇地。”胶州李哥庄镇小辛疃村一户村民说,得益于胶州市构建的“1+10+9+X”覆盖全域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目前该市污水处理辐射370个村庄、实现20万吨/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与此同时,胶州市还做好分类推动改厕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衔接。对城中村和距离主城区、镇驻地较近的村庄,采取“粪污直排、专业化处理”方式,将粪污通过地下管网纳入市级或镇级污水处理厂,消解改厕污水总量的5%。

驱车行驶在莱西市姜山镇垛埠新村的中心大街,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在干净的垛埠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前,一群白鸽在广场上空盘旋。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嵇境明介绍,自从农村道路硬化之后,柏油马路通到每户村民门口,村里环境好了,村民们也高兴,在村民家门口绘有各式各样彩绘,美丽乡村建设更是“锦上添花”。

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赵秀磊介绍,“十三五”期间,青岛累计发动152万余人次参与清理积存垃圾37.2万吨、农业废弃物4.3万吨,整治村内水塘6837个。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建设养护农村公路2383公里,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30.4%。

优美的人居环境不仅使村民心情舒畅,还让西海岸新区的杨家山里片区以及位于崂山区沙子口的东麦窑社区借势发展旅游产品业态,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

美丽乡村建设非一时之功,如何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美丽村庄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早些年我干支部书记的时候,打扫个卫生,难啊!你看看现在,院里院外哪用得着别人催,家门口有一点儿垃圾就不能去道德银行换积分。”为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平度新河镇奖惩结合,活学活用“积分制”,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5年来,青岛各镇街因地制宜,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为导向,普遍设置了“最清洁庭院”“最美农家”“卫生健康户”等多个评选项目,确保工作任务量化到户落实到人,引导群众主动发力参与治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