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膀胱癌术后要过上“挂尿袋”的尴尬生活,但青大附院泌尿外科的一台手术,让刘先生实现了“重启人生”,术后排尿自如,归园田居般的日子又回来了。近年来,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从患者角度出发,创新性开展了腹膜外腹腔镜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微创手术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和并发症的发生。截至目前,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科教授团队仅腹膜外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已累计完成500余例,让众多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创新技术在多地推广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泌尿外科盆腔手术逐步由开放手术转为腹腔镜手术,但除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外,大多数泌尿外科盆腔手术是经腹腔途径完成,这不仅造成了腹膜的破损和切除,还会提高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此,王科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的经腹腔盆腔腹腔镜手术,该技术通过腹膜外途径完成膀胱切除、新膀胱重建、输尿管再植等,保持原有泌尿、消化系统分隔模式,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能保留腹膜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减少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科室还将该技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可以通过围手术期的优化处理和综合干预,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康复。
王科教授团队为患者开展创新性手术
据王科教授介绍,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创新性手术具体包括: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腹膜外途径输尿管膀胱瓣再植术等,相关研究成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完成此类手术4000余例。
迎难而上直面高难度手术
每年,王科教授都要带领团队开展上百例高难度手术,常常需要“咬着牙往前冲”。手术台上,患者实际状况比影像显示的要难得多,王科教授有时要在关键时刻面临抉择。半年前,王科教授遇到了一位膀胱癌伴多年哮喘病史的男性患者,他四处求医,最后来到了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泌尿外科,王科教授决定为他实施腹膜外同路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术前,王科教授团队特别组织了一次大型手术研讨会议,将手术的具体过程,以及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商讨,麻醉科医生建议手术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否则患者风险指数将增高。第二天患者被推入手术室,随着王科教授一声“手术开始”,麻醉师、手术护士有序且紧凑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术中在游离膀胱后壁时,出现了最大的难点,患者的膀胱后壁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界限不清,若继续常规用超声刀切割会损伤周围组织甚至损伤肠道,且手术时间将会大大延长。对此,王科教授果断更换冷刀切割,成功将患者膀胱与周围组织游离。随着盆腔淋巴结清扫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结束,手术在80分钟内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由于患者哮喘多年,在围手术期该患者严格按照肺功能不良手术病人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于术后第二天排气排便,并下床活动。对此,患者激动地表示,“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手术前相比,完全判若两人,十分感谢王科主任带给我‘新生’。”王科教授表示:“术中的风险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但是患者是奔着你来的,大夫就要对患者负责,所以这些风险还是值得一冒的。”
患者从“留不下”变为“主动来”
73岁的赵女士来自哈尔滨,10年前因肾肿瘤切除了左肾。半年前,她的右肾(孤立肾)又长出了两个肿瘤,之后辗转多地求医,均因为风险巨大不能实施切瘤保肾手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今年赵女士来到青大附院求助于王科教授,终于盼来了期待中的回应:切除肿瘤并保住右肾。由于肿瘤位置特殊、边界模糊,手术操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王科教授在肿瘤和正常肾实质之间开辟出一条细微的通道,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切除全部肿瘤,并成功保肾。术中,患者肾脏血流阻断时间不到28分钟,出血仅70余毫升,赵女士术后首日即可下地活动、顺利进食。像赵女士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主动来青就医,是对青大附院泌尿外科团队精研技术的有力认可。王科教授表示:“在未来,科室将不断提高危重症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如今,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023年全科手术量达1万余台,其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全切等手术,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国内前列,且近几年来自全国各地肿瘤及疑难重症患者明显增多,过去一些泌尿肿瘤患者常赴京沪求医,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的诊疗服务,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科室也凭借着创新的泌尿外科技术和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信任。(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璩骊儒 于波)
责任编辑: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