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青岛蓝保卫战”,青岛全面做好采暖季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0日讯 目前,岛城已进入冬季采暖期,这是一年之中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最为关键的时期。提高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准确率,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管控措施,成为冬季应对污染天气的有效手段。为保障采暖季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依托先进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持续增强预报预警监测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采暖季期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研判,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可靠的监测保障。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开展精细化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为全市大气污染的科学管控措施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18平台启动以来,截至11月15日供暖季开始前,青岛市24小时空气质量级别预报准确率88.4%,48小时级别预报准确率84.8%,多项统计数据均列全省第一。7天精细化预报能力、15天趋势预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历史同期空气质量情况分析。监测中心系统分析近年来采暖季期间青岛市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使用WRF-Chem模式,模拟采暖期不同气象条件下、相同污染排放强度的污染物浓度,结合实际监测结果,分析计算气象、污染排放的变化对青岛市近年来空气质量的贡献率。深入研究大气污染物区域性传输及时空迁移变化特征,全面分析移动源、固定源和生活源对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保障空气质量的精细化管控建议,为顺利完成青岛市全年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深入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加强与市气象台跨行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完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有效整合全市空气质量预报和气象监测信息资源,实现环境气象数据实时共享。提高空气质量预警应急响应标准,当空气质量出现轻度污染且持续加重时,立即启动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在预测不利气象条件可能持续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加密会商,密切监测大气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扩散条件的变化情况,科学预测低空及近地面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更加准确的评估污染天气的发展情况。

强化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开展大气污染物的研究性监测,新增风廓线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总碳分析仪等先进监测设备,开发颗粒物碳组分分析系统,增强大气污染物的快速解析能力。完善全市道路机动车排放监测体系,开展总碳、有机碳、元素碳、黑碳等指标的自动监测。在青岛市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新增非甲烷总烃监测设备,提升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与网络化监控平台,密切监测各类特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强化对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研判,有效降低污染天气对全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细化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以社会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信息发布的资源和渠道,每天早、中、晚三次向全市各级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当天空气质量监测、预报信息,开展空气质量未来7天的精细化预报和未来10天的中长期变化趋势预报,提供重污染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24小时变化趋势预报等多种形式的空气质量预报产品,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实现AQI指数、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等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的实时推送,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健康提供可靠的监测服务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通讯员 孙义峰)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