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居平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然而就在这一天,一则为了28元钱把12岁女儿活活打死的话题上了热搜。
打孩子在中国也许很常见,但为了莫须有的28元被亲妈打死,真的匪夷所思。真实经过是这样的:2019年10月,12岁的小洁(化名)随阿芳(化名)来到深圳,母女二人一起借住在亲戚家中。阿芳在餐馆当服务员,小洁暂时辍学。2020年2月一天晚上9点左右,阿芳怀疑小洁偷了自己28元。她从鞋柜上拿了一根塑料按摩板,让小洁趴在卧室的床上,用按摩板多次击打小洁大小腿后侧、手掌心等部位。之后,小洁躺在地板垫子上休息。当晚11时许,亲戚发现小洁异样,将小洁送到医院救治。但令人惋惜的是,小洁经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死者小洁符合钝器作用双侧上、下肢致大面积的皮下出血、软组织挫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1
案件审理期间,被害人父亲及被告人父亲向法院出具了谅解书,对被告人予以谅解。而在开庭期间,被告人阿芳也深感悔恨痛哭流涕,称自己每天都活在痛苦与后悔之中,无法原谅自己的行为,家属全程亦痛哭不止。最终,法院以犯故意伤害罪,判处阿芳有期徒刑十年。
11月18日,深圳龙岗法院披露了这起案件,瞬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关注的焦点无外乎两个:一是28元,一是10年。
有网友觉得母亲并非有意把孩子打死,判十年太重了;也有网友认为为了28元把孩子活活打死,这样的人不配为父母,应该判死刑。还有网友竟然认为阿芳还有老二,又非有意为之,不应该判刑,否则老二没人管……
把孩子活活打死,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依法追责,至于如何判决,法院自有法律依据。单从此次事件本身来看,仅仅因为怀疑孩子拿了自己的28元钱,便失手把孩子打死,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家暴事件。按照阿芳自己陈述,平时她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偶尔也会打孩子。在她看来,打孩子只不过是她教育的一种“正常行为”,孩子的死亡仅是“失手”而已。
只是,这样的“正常行为”,对孩子来说又是怎样的灾难?这一次的“失手”,又真的只是意外吗?
资料图片
2
首先,家长打孩子肯定是不对的。
只是现实中,很多人都认为,一点都不打“不现实”。虽然近年来赏识教育等言论在中国开始流行,但打骂孩子的粗暴管教方式依然占有很大市场,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古话一直被不少家长深信并且奉行着。
也正是因此,打孩子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也酿成了多起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悲剧。比如,因把自己手机弄丢并不做作业且没有收拾好文具等原因,2019年泰兴一位妈妈失去理智,打死了8岁的孩子。由此可见,对父母而言,管教孩子一定要保持理智。冲动是魔鬼,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其实,家长打孩子,何尝不是一种欺凌弱小心理的表现?对家长而言,孩子是弱势群体,家长容易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转移到孩子身上,特别是当发现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这种转移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家长坏心情的替罪羊。
对于阿芳来说,我们无法了解事发当天当服务员的她是否遭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但孩子无疑成了她发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3
正因如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但这一规定谁来监督,如何执行,一直都是个问题。
假如以往有人在阿芳对孩子打骂时进行阻止,甚至报警,警方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告诫或惩罚,那么,此次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但可惜,并没有人这样做过,而指望阿洁自己举报父母暴力也不太现实。
不仅如此,社会关注缺失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小洁跟随妈妈到深圳的亲戚家寄住,12岁的她暂时辍学。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花季少女为什么会辍学?辍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还是因为没有学校接收?平时为什么会被经常打骂……
这些目前都只是问号。假如这些问题能够提前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并解决,也许悲剧同样不会发生。
遗憾的是,悲剧已经发生,所以只能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