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5日讯 15日下午,观海新闻记者从崂山区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面对创新主体快速增长、日益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崂山区已于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崂山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推进跨部门知识产权“严、大、快、同”的全链条保护。这是青岛市首个区县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指导意见,也是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落户以来,崂山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又一有力举措。
该意见共八章、十七条,包括常态化联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业务支撑、加大办案协助力度、加强人才交流培训和建立奖惩机制等内容。崂山区将充分利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有关案件行政、司法信息互联互通,便利知识产权案件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工作;将吸纳高校、企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建立崂山区知识产权人才库并动态完善,承担普法宣教、专业指导、成果推广、专业答疑等职能,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中专业技术问题认定途径的科学化、统一化;还将聚焦重点区域和行业领域,形成人民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崂山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先试先行,打造司法、执法、经营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方共治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格局。其中,在平台建设和资源集聚方面,推进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中国(山东)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崂山区工作站和崂山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成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流程优化和降本提效方面,组建专业调解团队开展诉前调解,构建行业调解通道,招引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入驻崂山区法院,累计调解案件1478件,调撤303件,调解成功率20.5%,推进知识产权诉讼和调解线上办理,线上调解、审理案件339件,最大限度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李爽)
责任编辑: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