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一场以彰显医者仁心为主题的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在市北区举行,一批市北区先进医务工作者和家庭医生技能竞赛获奖者登台接受表彰。记者从活动上获悉,市北区卫生健康局今年以来发力深化医改提质增效,重点项目提速落地,基层医疗提档升级,系统打造健康市北新高地。
深化医改提质增效是一场攻坚战。当下,市北区卫生健康局聚焦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这一“主战场”,积极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市北样板”。市北区目前已搭建城市医疗集团管委会、理事会、联合党组织三大平台,分别组建了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为龙头引领的两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立“三高共管”等5个联合病房,内分泌等3个联合门诊,检验及影像等4个资源共享中心,统一药品目录658种。目前,市北区两大城市医疗集团集中发力,开展联合会诊、大查房及病例讨论120余次,专家坐诊600余人次,上转重症患者130余人次、下转347人次,家医随访管理出院患者306例。城市医疗集团对区级医院的拉动效果明显,市北区人民医院今年以来门诊量达到7.65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完成外科手术274例,增长230%,血液透析、内窥镜等诊疗服务处于全市同级医院领先水平,并入选山东省“百佳病案”。
重点项目提速落地是一篇大文章。关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的大局。在市北区卫生健康局的全力推动下,一批承载群众期盼的医疗惠民项目正在落地落实。青岛中心医院二期改扩建、齐鲁医院(青岛)一期改造等省市重点项目正在市北区顺利推进,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周边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市北区其他卫生重点项目也是喜报频传,市北区妇幼保健中心项目已完成二次结构施工和主体验收,进入室内安装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市北区人民医院分院项目土石方和支护工程也已完成25%,预计2025年10月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市北区卫生健康局还计划投入2680余万元,高品质打造“北卫健康云”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将打通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全民健康、HIS、云电子病历、公卫、家医等多个子系统,预计今年年底项目一期即可试运行。为保障辖区群众生命安全,市北区卫生健康局引资千万建设AED民生工程,目前已完成290台AED除颤仪布设,以及520场共计2.2万人的线下培训,“市北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雏形已现。
基层医疗提档升级算的是一笔“民心账”。市北区卫生健康局正在全要素打造群众身边的优质医疗服务圈,包括系统打造“北卫先锋”“北卫清风”“医心‘首’护健康”三大品牌矩阵,健全“吹哨报到”诉求响应机制,建立片区联合工作站、家医服务站,社区卫生机构承诺为民办实事188项等。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板,市北区卫生健康局实施年轻干部“蓄能帮带”计划,已选树包括“好医生”、“好护士”在内的典型模范80余名,并获评首批“市北排头兵——融治微品”。市北区目前已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全域覆盖,提供74项居家护理服务累计3330余人次,满足了患者“综合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社区家庭”的延续性护理需求。
市北区打造健康新高地,终极目的在于提升群众对基本医疗的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市北区卫生健康局优化实施卫生健康惠民政策40条,开展义诊、健康宣传等270余场次,家医大走访2.5万余户,“三高一慢”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提升15%。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市北区卫生健康局创新疾控监督员、学校健康指导员、医养结合健康员“三员模式”,建成启用全省首家儿童智慧化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承担山东省成人疫苗处方试点任务。市北区卫生健康局还创新实施妇幼保健与人口家庭融合服务,免费开展妇儿和老年人健康查体15万余人,工作经验入选国家“健康家·优育”好故事优秀案例。市北区卫生健康局持续开展“我当一天患者”沉浸式体验,对群众诉求“点对点”解决,“面对面”回复,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通讯员 曲娜 文/图)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