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的思想者
“90后”王女士自认为是个理性派,不料面对让人“上头”的微短剧,她还是会冲动。“已经充值追了好几部短剧,很爽、很解压!”
和王女士一样,追微短剧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休闲放松的新方式。一集只有几分钟,一个晚上就能轻松追完。如今,相比传统的甜宠、穿越、重生等“套路剧”,更多的悬疑、科幻题材,甚至是老年剧等小众剧开始涌现,微短剧的粉丝越来越多。
凭借在影视产业领域的积淀,诸多青岛公司近年来也进军短剧市场,制作出如《那一年的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清宫辞》《重生之我在废土公寓当大佬》等许多曾一度活跃于各大平台榜单的微短剧。
由青岛谷麦嘉禾出品的《那一年的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霸屏爆火的微短剧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行业真如外界所传“日进斗金”吗?在短剧从高流量向高品质转变的关键节点上,青岛又将如何脱颖而出?
01
爆款是怎样炼成的
一款爆款微短剧是怎样炼成的?
去年一年为各大平台拍摄了130多部微短剧的象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海东向观象君介绍了微短剧的生产流程——
首先要确定受众群体,围绕受众群体的喜好,分析、总结各平台近期爆款类型及规律,“下功夫写剧本”,一般八成为公司原创,大约两成剧本是从同行处收购的经评估后相对不错的本子,力求题材新颖、有吸引力。
短剧拍摄周期一般为六七天,一天平均工作14小时,甚至超20小时。相对来说,海外微短剧拍摄则“舒服很多”,拍摄周期大概在2、3个月,每天拍摄时长也处于合理的范畴。
拍摄结束便剪辑输出成品,选择合作平台投放市场。
微短剧仅仅因为“短”才“爆”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何天平认为,微短剧迅速发展是多种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既契合当下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与移动端普及、大数据推送技术成熟等因素密不可分。
李海东也表示,短剧要“爆”,最困难的是“一头一尾”,即选剧本、选平台,相对来说,拍摄过程反而是最简单的。
不过,在发展趋势和政府引导下,微短剧逐渐往精品化方向进阶,爆款可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广泛。
“微短剧更像是一个窗口、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微短剧+’产品,如短剧+文旅、短剧+品牌、短剧+电商、短剧+非遗等开始涌现,微短剧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李海东满怀期待。
执导海外短剧、青岛雷丘文化导演球球也表示,与国内短剧的“卷”相比,海外短剧还是一片蓝海,容易出爆款。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影视外景地欧美街区
02
微短剧真的“来钱快”吗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微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竟横空出世。“拍摄耗时10天,后期投入约8万元,上线当日充值超2000万”更是刷新了社会对行业的认知。
此后,“短剧8天收入过亿”“短剧爆款编剧月入超10万”等微短剧界“日进斗金”的神话频出,“短周期、低投入、高收益”成为微短剧的标签,撩拨着投机者的心。
微短剧真的来钱快吗?事实证明,这只是表象。
编剧汪海林曾称,短剧的生命线掌握在投流公司。根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统计,微短剧的盈利方式以流量分账居多,对于微短剧尤其是小程序类微短剧来说,消耗在媒体渠道的买量投流分成,甚至可以达到用户付费充值流水收益的八成。
此外,伴随着微短剧生意逐渐成规模,相关制作费用也越来越高。
“以拍摄同一剧本为例,2022年制作成本如果在10万以内的话,如今可能要翻3、4倍。从剧本、演员、场地到服化道,整个产业链也随着短剧的热播洪流逐渐水涨船高。”李海东说。
除此之外,根据今年6月起开始实行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为规范行业发展,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新政的实施意味着短剧要告别粗放式发展阶段,行业开始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平台收剧门槛的提高将倒逼精品短剧输出,从而对剧本创作、演员能力、团队制作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毫无疑问,未来进入者需要具备更大的实力,才能过得不错。”一位谋酿踏入微短剧行业的传媒公司负责人说。
03
青岛微短剧制作起风
尽管历经野蛮生长的微短剧开始提高挣钱门槛,但在传媒领域,这个赛道仍是一块香饽饽。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上涨267.65%,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
据DataEye研究院百强承制榜显示,今年上半年TOP100的微短剧制作公司中,西安占比22%,排名第一;郑州与金华紧跟其后,占比各为14%。青岛排名第十。
作为追赶者,青岛在微短剧上加紧布局,已形成了东方影都创客中心、西海岸微短剧拍摄基地、即墨区天泰山艺文小镇、莱西市南墅镇青山湖影视基地等。
在政策扶持上,青岛市政府联合多部门制定了《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并发布财政扶持、奖励机制、基地建设、内容创作生产等领域的具体实施细则,以“政策+服务”组合拳为微短剧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西海岸新区、市北区等地也针对微短剧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
短剧市场喧嚣之余,也有诸多影视从业者认为,目前微短剧行业还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营收模式单一、从业者素质不一等问题,各类资本争相入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
微短剧的风将吹响何方,我们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