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9日讯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和即墨区龙泉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科普进社区活动,面向广大居民和中小学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在活动现场,记者与观众一同体验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科普讲座环节,专家们或以《探索海洋生物奥秘,感受海洋无穷之美》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让参观人员感受蓝色海洋的多彩魅力;从昆虫起源、昆虫文化、昆虫辨别、趣味昆虫等方面进行生动详实的介绍,为观众带来一次精彩的“昆虫科普小课堂”。在科普短片展映环节,《传统农具有画说》《农残快检技术与方法》《小叶片大作为》《腊八蒜》等研究所精心制作的科普短片,以视频动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农业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传播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的理念。在科技成果展示环节,科普志愿者现场演示TMV快检试纸条的应用,并邀请青少年亲身体验,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近年来,为进一步普及公众科学常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基地位于即墨区龙泉街道蒲渠里村,占地面积504.41亩,其中田间科普用地479亩,科普建设用地25.41亩,建有科研科普用房3147平方米、智能温室5675平方米、特种作物资源圃3000平方米、长期定位监测池1200平方米。
教育基地专门设有科普教室、科技成果展室、土壤样品储藏室、种子储藏室、天敌繁育室等科普展室。2022年,基地与龙泉街道办事处和即墨区科协三方共建的田园昆虫科普馆正式开馆,在今年6月馆获授山东农学会2023年度齐鲁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一等奖。馆内有各类标本400余件,教学教具50余件,科普书籍100余本,各类图片资料800余张,科普教学视频30余个小时,服务于基地各类科普活动的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基地的研究所科普团队设计形成了田间展示、科普场馆参观、科学小实验、科普讲座、科普视频等多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独创教学环节,内容寓教于乐。近三年来,科普团队在教育基地举办科普讲座6场次,开展科普活动24场次,展映科普短片8部,科普活动参加人员2000余人次,科普工作惠及龙泉街道61个自然村6.5万名群众。
在基地,线上线下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科普团队将农业科技常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达给公众,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让公众走近科学、了解农业、畅享绿色农业发展,感受农业科学的魅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实习生 赵一婧)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