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王统照:望海台上的文学拓荒人

青岛日报2020年11月23日9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六部分·文人学者

86

王统照:望海台上的文学拓荒人

在众多生活在青岛的民国文人里,王统照把他生活经历和文学经历的重心都放到了青岛;自1927年定居观海二路起,王统照的家迅速成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核心。定居青岛的日子里,他完成了小说巨著《山雨》、著名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以及小说《轿夫的话——崂山道中》、《海浴之后》、《沉船》等作品;作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拓荒者,他的客厅既是杜宇、于黑丁、吴伯箫、臧克家等文坛新人聚集的场所,也接待了老舍、洪深、闻一多等文坛名家。观海二路49号作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核心现场,诞生了《青潮》等一批代表性文学刊物,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文化黄金时代的大舞台。

■在百花苑内的王统照塑像。

1927年,而立之年的王统照从北京返回山东处理母亲后事,正式定居青岛。1897年出生的王统照出身于诸城名门望族,作为五四之子,他凭借白话文小说创作备受文坛瞩目,与郑振铎、茅盾等人一起在北京发起了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定居青岛之前,他已经是《晨报·文学旬刊》主编,也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单行本中篇小说之一《一叶》。观海二路的房子由王统照亲自择地构建,他还在书房“望海楼”外特地修了一个小平台“望海台”,与朋友们登台望海,畅谈文学;据学者刘增人在《王统照传》里描述:1927年的观海二路49号,门口竖立着两堵用粗糙的白石砌成的墙柱,进门是一道又高又陡的石头阶梯,两边有红漆木制扶手。沿石阶走上去,右边是三间敞亮的客房。如鱼脊般横贯小院的是一系列居室,包括王统照夫妇的卧室、孩子们的卧室、仆人的卧室……当时在青岛读书的臧克家回忆:“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的观海二路寓所去。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

■观海二路49号的王统照旧居。

王统照在青岛时期其创作也进入了高峰期;当时的青岛,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在军事、经济上保留了极大的影响力。王统照的文学创作中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小说《海浴之后》记述了日本水兵绑架中国警察的故事,而他的《沉船》里以日本客轮“现德丸”在青岛超载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沉船惨案为背景,底层人民在小说里发出了“外国船真看得中国人比狗还贱”的悲呼。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山雨》堪称王统照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破产农民进入城市后的生活状况和觉悟过程。《山雨》即含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寓意,而小说中的“T市”指的正是青岛。《山雨》与《子夜》同期出版,茅盾撰文称《山雨》为“在目前文坛应当引人注意的新作”。评论家田仲济指出:《山雨》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较为坚实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王统照有一部短篇小说——《春雨之夜》,写的是“我”在回乡途中与一对少年姐妹的偶遇。据王统照三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立诚考证:“先父王统照写作《春雨之夜》的动机却是回忆他生平第一次恋爱。这不是揣测之词,而是根据他在1921年的遗稿《民国十年日记》的亲笔记载。”1921年2月12日至6月18日时在中国大学上学的王统照,写下3大本日记,计7万多字。后来,这3本日记和一方留有泪迹的绣花手帕,一直尘封在他随身携带、秘不示人的小皮箱里。

秘密终于在王统照1957年病逝后被发现。其子王立诚说:“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本秘藏终生、从不示人的日记,纸色发黄,抚之已脆。”

此后,这些日记又几经周折。先是被王统照青岛故居作为纪念品收藏。不幸的是,在“文革”中散失。1978年,青岛市文化局、文联从废纸堆中收集到了王统照的部分遗物,日记又失而复得。

王立诚立即赶赴青岛,将日记带回北京,并复印了一套,以免再次遗失。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王立诚和哥哥王济诚(曾任山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决定公开发表这些日记。

1997年,在王统照诞辰100周年之际,这些日记被公诸于世。这就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民国十年日记》。

创作之外,王统照还在青岛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等学校教书;他的家也成为文坛名人、文学新秀在青岛的据点。1929年,王统照联合青岛文学青年编辑(创办)了《青潮》,这是青岛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文学月刊,王统照也被誉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拓荒者。当时还是大学生的臧克家得到了他的大力扶持,臧克家回忆:“他很重友谊,真诚待人,给人以温暖,对我这个后进,鼓励、奖掖,不遗余力。我的第一本诗集《烙印》,他是鉴定者、资助者,又做了它的出版人。没有剑三(王统照字剑三)就不可能有这本小书问世,这么说也不为过。”

《山雨》出版后第二年(1934年),王统照赴欧洲游学,隔年回国后在青岛与老舍、洪深等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36年秋天他应邀赴上海担任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月刊主编,同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共同签署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然而隔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着家人离开青岛避乱,观海二路49号也被日寇强占,藏书和文稿毁于一旦。日寇投降后,王统照带着家人重返观海二路旧居,并受聘为当时的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他还担任文学周刊《潮音》主编,重续青岛现代文学脉络。这期间他创作了《老舍与闻一多》《悼赵明宇君》《忆老舍》《丏尊先生故后追忆》《追怀济之》《记杜宇君》《悼朱佩弦先生》等散文,后人也从中得见众多珍贵的记忆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王统照于1950年调往济南,先后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文教厅副厅长、山东省文联主席等职务,1957年在济南病逝。家人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了部分文稿,发现他一直在构思创作长篇小说《胶州湾》,足见王统照对青岛山海岁月的感情。如今,青岛已将观海二路49号辟为“王统照故居”,他的铜像也被置于青岛百花苑的文化名人雕塑园中,供后人品评、致敬。 米荆玉

87

束星北:悲欢交错的天才科学家

留学欧美,在世界科学界崭露头角;毅然回国,风起云涌中保持着科学家的纯粹。每一个提到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的人,无不被他倾情科研的一生所触动。相对论、量子力学、无线电、电磁学、气象学、海洋物理学……他以天才禀赋和超乎寻常的专注完成一次次让人惊叹的科研转身,更在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坐落在百花苑内的束星北塑像。

鱼山路上的原山大教授宿舍,和束星北一同沐浴过星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束星北主动要求到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物理系工作,任职教授。早年求学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师从世界顶尖科学家,束星北已展现出天才科学家的禀赋,回到祖国后受到极大关注,因不愿违背爱国心,束星北辞去了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一份工作,投入到竺可桢任校长的浙江大学。这一时期的浙江大学,被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为是“东方的剑桥”,在浙大的日子里,束星北和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是两个标志性人物,两人经常进行公开的学术辩论,在唯真求实的科学探索中,逐渐成为熟悉的诤友。1980年,王淦昌曾到青岛看望老友束星北,两人在青岛山留下合影。

■在鱼山路36号院内,有一处就是束星北当年的旧居。

在青岛三十年,束星北带着高光而来,却无奈落入尘埃,最终在科学的春天里终于迎来转折,为他钟爱的科学事业燃尽了所有的力量。初到山大,束星北深受校长华岗重视,收入地位都不错,但性情直率的束星北不愿接受科研之外的过多束缚,并且在公开场合强烈表达自己的不满,毫不掩饰的束星北言辞激烈,很快就被卷入时代的漩涡。研究方向转向气象学,对于束星北来说只是转换赛道,而其取得的科研成绩亦是卓越的,但接下来漫长的时间里,科研生涯的暂停对他的打击是崩溃性的。1960年,他转到青岛医学院工作。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来,举国欢庆之时,束星北欣喜过后却忍不住内心的悲痛,没能以自己擅长的物理研究为祖国效力,是他最大的遗憾。科学家的纯粹之心,注定了束星北不会停下自己科研的脚步,在青岛,束星北开始编写《狭义相对论》。与此同时,他完全没有科学家的架子,修复青岛医学院的仪器,也为普通人帮忙,坚定地继续着自己的脚步。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科学的春天”来临了!不久后,束星北也迎来了自己科学的春天。回归科研心切的束星北,接受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邀请,抱病到该所从事动力海洋学研究工作。此时,束星北已经71岁,在最后的科研历程里,束星北成立了动力海洋学学习班,培养了一批动力海洋学的骨干人才,同时,奠定了我国海洋内波研究的基础。1979年,束星北还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弹头的数据舱接收和打捞计算了最佳时间。

束星北将科研工作视为薪火相传的事业,对于培养人才,束星北始终是毫无保留的,在浙大工作时,束星北曾来回步行40公里从湄潭到永兴为学生辅导普通物理。在青岛,病情严重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物理学家吴健雄都曾是他的学生。李政道称他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就是来自束星北老师”,程开甲和夫人由他证婚。2016年起,海洋一所每年都会评选“束星北青年学者”,激励年轻人以束星北为榜样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前行。

当生命画上句点,束星北留下的是大爱。在与病魔抗争的时间里,束星北就决定进行遗体捐献,束星北的这束光源,不仅启蒙了李政道,也永远地温暖着科学的土地。 马晓婷

88

赫崇本:

大海做伴似还乡

2008年,中国海洋大学的师生自动集资,在校园内为中国物理海洋科学的重要奠基人、海洋科学教育家赫崇本树立了半身石雕像,那天是10月28日,赫崇本先生的百年诞辰。

■坐落在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内的赫崇本塑像。

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海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菲在她的博客中做了如下记录:“我们年轻教师虽然无缘见过赫先生,不过听听老先生们的追忆也挺好,因此去参加了座谈。大家争相回忆先生在物理海洋学科创建的过程,他的为人,学术水平,人格魅力……”正是在那次纪念活动中,许多晚辈后生第一次真正走近了这位熟悉而陌生的先生。他们发现他是一位一生与大海做伴,视之如故乡的先生。据说他当初毅然回国,选择青岛从事所热爱的海洋科学,其实原因十分简单——这里更靠近海洋。

正是在这里,他着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物理海洋专业,在山东大学迁到济南时, 他高瞻远瞩地向国务院申请留下海洋学院在青岛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是他,在最困难的时期申请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最大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建系之初海洋系只有三位老师,而他的工作效率之高、上课之多令人惊叹;也是他,辛苦做了大量海洋调查工作, 却从不计较个人名利,总是把名让给别人……

“有时候,人这一生的命运仅仅是一个选择就已注定。”2013年赫崇本先生的女儿赫羽曾经这样说。那一年她跟随记者再度回到了鱼山路9号甲,沿着海大鱼山路校门旁那条石板小路走不长的距离,就能看到赫崇本故居的牌匾。那时,她站在院门前远远向里张望,一直说,院子几乎没有变,树还是原先的样子,只是窗框的颜色换了,木制的棕红色现在换成了塑钢的白色……

1949年解放前夕,赫崇本一家应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之邀,从东北奔赴青岛。一家人在机场滞留了三天三夜,因动荡的时局而无法登机。后来由教育部门出面才得以成行。那时的赫崇本刚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归国。时局混乱中,他深恐美国政府会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才决然离开美国,甚至放弃了海洋学博士学位。和他一同抵达青岛的,还有耗尽他留美所有积蓄、又向同学借钱购得的数箱海洋学科书籍。

赫崇本的一生似乎注定与海相关。1943年他赴美留学,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的是气象学,而四年后在他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却又进入了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物理学的研究。女儿后来曾问过父亲,为什么明明想学习与海洋相关的学科, 却会先去学气象?赫崇本回答说,他在美国做过一番调研,最后认定,要学好海洋学,必须先学好气象学。而他当时在青岛也正是这样做的——亲自给学生上动力气象课。

■鱼山路9号赫崇本故居。

1952年,赫崇本参与创建国立山东大学海洋系,任系主任,并第一次以中国海洋学讲师的身份开讲了“潮汐”、“海浪”、“海流”课程。不过对于从事海洋研究的晚辈们而言,更令他们钦服的则是赫先生关于黄海冷水团的研究成果。黄海冷水团的生成,早在1959年赫崇本的专门文章中就给出了正确的猜测,这在半个世纪前没有数值模拟手段、极其缺乏海洋观测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当时条件下猜想的结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赫崇本的贡献远不止于此。正是由于他,当时全国知名的海洋教育人才得以汇集青岛;正是他,伯乐识得千里马,“冒险”起用了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职的束星北教授;也是在他的直接努力下,1964年,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屑于名声的显赫,淡泊于世人的尊崇,执着于海洋的根本,赫崇本之名,名副其实。

对于青岛这座城市而言,人文精神的张扬和文化底蕴的建设,离不开如赫崇本先生一样已经走入历史的海洋学科的“掌门人”,他们走向海洋的背影已融入城市的文化传统,累积成为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海洋科学遗产,至今仍是这座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与高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李 魏 本版摄影 王 雷 )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