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青岛人|李淑芳:与柔道结伴的人生

1991年,13岁的李淑芳从平度老家来到青岛,第一次穿上了那身白色的柔道服。这一穿,就是29年。

李淑芳说,是这件柔道服给了她所有的荣光,也彻底改变了一个农村女孩儿的命运。

因为天生皮肤黝黑,李淑芳被人们唤做“黑妹”。在20年前的青岛,“黑妹”是个响当当的名字。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黑妹”在女子柔道63公斤级比赛中获得亚军,为青岛实现了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但这枚载入青岛体育史册的银牌,在李淑芳心中却印象模糊,“当时感觉不是拿了银牌而是丢了金牌,沮丧到对领奖仪式啥的完全没有印象,怎么回驻地也记不起来了。”回想起22岁的自己,李淑芳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不甘心”,想得最多的就是“再干一届”。

只是当时的她没有想到,这已经是自己距离奥运金牌最近的一次。悉尼奥运会后,李淑芳开始“卧薪尝胆”,她在柔道队的生活成了典型的三点一线:训练场、食堂和宿舍。但多年训练落下的一身伤病,却成为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让她与梦想渐行渐远。

在百度键入关键字“柔道 李淑芳”,搜得到的最后一条信息停留在2004年8月17日,新华社一条寥寥百字的雅典奥运会快讯中写道:“日本选手谷本步实获得柔道女子63公斤级决赛冠军,上届奥运会该项目亚军、中国选手李淑芳在第三轮负于加拿大选手切斯霍尔姆,无缘奖牌。”相比于四年前的失落,李淑芳这次坦然了很多,“身体状况不好,对这块金牌实际上没有多大把握”。从雅典回国,李淑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京做手术,取出了右肘关节里的47块碎骨。“1994年肘关节脱臼,为了不耽误训练就一直忍着,骨头在里面磨,天长日久就磨碎了。”李淑芳说,“手术做了五个小时,还有一些骨头在里面磨成了碎渣,实在是取不出来了。”

仿佛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李淑芳就此迈入了人生的下半场,身边的风景不再是单调的“三点一线”,而那身白色的柔道服却始终相伴左右。

2006年,已经退役成为教练的李淑芳,在恩师徐殿平的安排下前往日本武道大学进修,在此期间认识了供职于北京奥组委的老公。同是体育人出身,有着相同的话题和爱好,两个人很快走到一起,把家安在了北京。2010年,李淑芳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毕业时恰逢学校招聘柔道老师,“黑妹”幸运地留校任教。

如今的李淑芳,是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重竞技教研室的一名老师,课余时间和老公一起经营着一家以“黑妹”为名的柔道馆,生活忙碌而充实。“道馆至多算是不赔钱,干这个纯粹就是因为情怀,我现在的一切都是柔道给的,所以压根儿也没想过要赚柔道的钱。”在北京住了十几年,李淑芳的普通话依然带着乡音,听起来朴实、亲切。

这个“不赔钱”的柔道馆倾注了李淑芳全部的心血,每周七天的训练课安排得满满当当,高阶的孩子由“黑妹”亲自执教,老公则负责入门班的基础练习。11月初的北京市柔道公开赛上,代表海淀区参赛的“黑妹”柔道馆拿下11枚金牌,排在所有俱乐部的第一位。

虽然很希望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以圆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但李淑芳早已不再坚持运动员时的执念。“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六个兄弟姊妹最基本的吃穿都成问题,从练柔道开始,我就一直在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现在道馆训练的孩子,条件比我那时候要好得多,指望他们跟我一样能吃苦不太现实,我更希望将柔道的拼搏精神教给他们,让孩子们学会为梦想而奋斗。”(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 羽)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