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点赞!青岛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与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9日讯  教师节前夕,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官网以《青岛市:创新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 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题,对我市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推介。

青岛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创新培养路径,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全力做好“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这篇大文章,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队伍,以教师之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出台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梯队发展意见、明确各级培养培训任务。陆续出台“三名工程”实施计划、“三名工程”人才管理、青岛名师名校长届期考核等多个配套文件,对名师名校长培养五个梯队、七个机制和五大保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引领全市相关部门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协同发力推进落实。以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为主体,在青岛市教科院等单位建立3个基地,在特色学校设立项目点,形成1+3+N的培训资源新格局。建立名师培养工程导师团队,实行市级统筹、动态管理、全程考评。同时,加强校地融合发展,与省内、省外知名高校合作,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创新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每3年遴选培养名师名校长近400名。实行工作室研修,引导工作室主持人做好“领头雁”,将工作室打造成名师名校长“孵化器”。发挥市本级资源优势,对所有“强镇筑基”学校、高位发展新建学校开展校长专题培训,对全市所有初中校长、高中校长进行全员培训,筑牢发展基石。强化考核管理,保障培养质量。在培养管理期内,名师名校长单位党组织负责日常跟踪考核和年度考核;市教育局负责届终考核评定,重点考察师德表现、教学实绩和作用发挥等,届终考核不合格的撤销称号,连续两届考核优秀的,认定为终身名师名校长。

创新团队研修。每期组建100余个名师名校长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组建40余个省特级教师工作坊群坊,带动区域内教师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支持齐鲁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争创山东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助推名师名校长再发展、再成长。突出名家培育。实施青岛市教育名家培育计划,组建36个教育名家工作室,采用“一级带一级”研修模式,形成名师发展梯队。对教学名师、模范教师等“种子教师”,在教育科研、教学成果、事迹宣传等方面压担子、补短板、搭平台,通过“创新供给”,推动“种子教师”走出舒适区,突破发展瓶颈,助力其加速成为教育名家。发挥典型引领。开展名师导学、在线辅导,举办名师课堂,打造精品培训课程,每年推出视频1000个,在多平台播出共享,为师生提供学习指导的同时,锻造名师名校长教学技能,提升名师名校长课程领导力,通过“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激活更多干部教师主动发展“内驱力”。

在经费支持上优先保障,市本级每年在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上投入约800万元左右。在教师精准培训上积极创新,改进校本培训,切实提升全员培训质效,满足教师梯队发展需要。

强化思政课融合。建立学校书记和校长必讲思政课、重大纪念节庆活动必开思政课、听评课必听评思政课、学业质量测评必测思政课“四个必须”制度,提高学校、教师、家长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增加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强化培养培训,打通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通道,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支由1.65万名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市思政名师105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8人、“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4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