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无人驾驶“小巴”穿行蓝谷这个园区
设置7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车辆自动停站,可自动完成起步、停车、跟随、避让等驾驶动作
▲无人驾驶汽车在园区内行驶。 韩 星 摄
▲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站牌。
“无人驾驶”技术现在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出行场景还是“耳听为虚”。
日前,在国内顶尖技术的加持下,青岛的“无人安全驾驶”梦想变成了现实,全省首个园区内载人无人驾驶项目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园区内试运营。
没有驾驶员,也没有方向盘
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园区内,6辆无人驾驶小巴正在平稳运行。目前,园区共设置了7个站点,每个站点前都会有车辆自动停站。记者在其中一个站点候车,不一会儿就看到一辆无人驾驶车辆缓缓驶来,在站前逐渐减速,直到停稳后将门打开,待乘客上车坐稳后再缓缓起步,驶向下一个站点。
这是一辆新能源电动车,内部都是皮质座椅,每辆车可以乘坐6人,“商务版”座椅还带有智能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充满了科技感。
说它是“车”,可事实上,它不仅没有驾驶员,甚至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只是按行业管理规定,现阶段每辆车配有一个随车安全员。车辆中部有一个长方形的控制屏幕,安全员可以通过屏幕对车辆进行控制,乘客也可以实时看到行车路线、站点设置等信息。
这是位于青岛蓝谷的山东易华录牵头建设和运营的项目。山东易华录数字交通事业部主任设计师许晓介绍,该项目自今年9月初开始试运营,已经在园区内平稳试运营两个多月,让更多人看到了无人驾驶应用的场景。这辆车技术上可以实现最高时速60公里,但根据园区内限速要求,车辆一直以低于20公里的时速进行运营。
据悉,这款无人驾驶车辆主要通过计算机算法驱动,自动进行起步、停车、跟随、绕开障碍物、甚至超车等驾驶操作。在园区内,6辆车轮流“出动”,完成任务的车辆会自动在停车场入库并进行充电操作。
乘车过程中,记者偶遇了一位园区工作人员,他抱着两摞资料,要送到下一个站点附近的办公区。他告诉记者,这款无人驾驶的“小公交”已经极大改变了园区人员的出行模式,尤其是对于持有重物的乘客来说,在园区内流转更轻松更便捷。这位工作人员还说,寒冷的天气里大家不必再在风中步行,乘车前往目的地舒适得多,也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集大成者”
作为我国智慧海洋、数字产业发展与智能网联商业化应用的先锋企业,山东易华录隶属于中国华录集团,自2019年初便开始在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发力,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中心,集合了来自东风技术中心、华砺智行、镭神智能、晶众等十余个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顶级团队进行了项目研发和部署。
换句话说,这个项目是全国无人驾驶领域顶尖技术的“集大成者”。
许晓介绍,山东易华录联合研发团队在车辆、道路、中心以及通信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设计,并在封闭园区和开放道路部署了5G、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智能充电桩、先进道路感知、智能交通信号、智能网联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并联合东风Sharing-VAN团队投放了这款L4级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小巴,进行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技术的叠加,为车辆提供了敏锐的“感官系统”和智慧的“大脑”,保证了无人驾驶车辆最大限度感知路况,安全、平稳驾驶。
毫秒级的信息收集技术为车辆提供了感知周围的工具。在道路端,V2X系统可以实时、不间断地收集路况信息,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车辆;汽车搭载有3种雷达,分别是围绕车身的1个远距离毫米波雷达、4个中距离激光雷达以及16个近距离超声波雷达,这些雷达分别有170米、80米和30米的探测距离,完美覆盖了车身不同角度和距离的障碍物探测需要,并实时给予车辆信息反馈,配合围绕车身的中距和短距摄像头,让车辆有了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
信息平台让车辆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可以实时接收和处理车辆行驶过程中收集到的环境信息,比如位置关系、突发情况、道路协调等信息;此外,在实验室内还有一个庞大的区域协调控制中心,道路路况基础设施等静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车辆行驶路线之间的协同,都由控制中心调度指挥。
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叠加,让每辆无人驾驶车辆都拥有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此外,实验室内部设有5G远程驾驶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车辆进行远程干预。多种技术保障,无人驾驶的车辆实现了快速选定行驶路线和安全自动驾驶的能力。
车路协同,瞄准更广阔应用场景
与其说这是一辆普通的智能车辆,不如说这是一个车路协同的成果。除了技术支撑,每辆自动驾驶车辆背后都需要道路设施的铺设与配合。
这样的应用模式可以在科技型园区、高校、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更多场景找到应用的可能。下一步,山东易华录将走出园区,走到路况允许的支线道路上提供交通微循环服务。
“从山东易华录所在的科技园区到地铁11号线鳌山卫站之间,有一段不到两公里的道路,这段路不算长,但沿途没有合适的公共交通工具,步行也需要一段时间,地铁站与园区之间的接驳服务是我们园区工作人员的刚需,”许晓举例说,“这段道路上车辆不算多,路况也不复杂,这给无人驾驶车辆进行地铁接驳服务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
当然,现阶段,无人驾驶意味着高昂的运行成本,而优化技术将成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山东易华录正结合实验室国家科研战略资源和华录蓝光示范湖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提升智能网联应用领域算力和数据存储能力的同时,将大大降低成本。
提到降低成本,许晓还有更高的期待。他认为,搭上5G发展和“新基建”“新城建”的“顺风车”,我国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正在加速,这无疑为无人驾驶提供了更符合期待的道路条件。
5G、V2X、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超级存储……新技术的组合造就了这个无人驾驶项目的落地,这无疑为青岛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提供了示范应用,构建了一个开放式、轻量化、商业化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与服务运营体系原型,为青岛市和山东省的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