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缘于何故?临朐“淹子岭”上话振兴

淹子岭房车露营基地。

日,记者驱车赶往山东海拔最高村——潍坊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淹子岭村的路上,心里不免有些打鼓。

几年前,记者首次淹子岭之行犹在眼前:五道山梁夹着三条深沟,山路崎岖旋转,石屋风蚀雨琢……全村仅有的一辆送货用的旧面包车孤零零停靠在村委大院,落寞又萧条。

这几年,淹子岭村的喜讯不时入耳:先是2016年,临朐“全域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了可以凭借的“东风”;再是2018年惠及整个嵩山10个建制村13500多人的“天路”建成通车,发展“乡村游”让原省定贫困村摘了帽,如今,全村38户已有22户买了私家轿车,村里还专门建起了停车场……

“以前的日子真不好过!”淹子岭村60岁的王庆书回忆过去一脸愁容,“原先村里路难走、缺水,赶集都要到20里路外的暖水河,小米、佛手瓜在地里一烂一片,挑一担水,来回得5里山路!”脱贫致富,是王庆书不敢想的事。

村党支部书记国成勤说:“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全村1748人、人均不到1亩田,外出打工的占到全村人口一半多,剩下都是老弱病残,直到2015年村集体收入还是零,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

山乡巨变,缘于何故?

2016年,借力“全域旅游”的东风,临朐出台政策,明确了把包含淹子岭、北黄谷、音窝、南黄谷、小黄谷5个自然村的黄谷村打造成乡村旅游度假区、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和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发展思路。

怎么打造?从哪里开始切入?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临朐决定从嵩山最难啃的硬骨头——7个山顶村开始沿线修建西部环山路,2017年,总投资3700万元,全长55公里,平均海拔700米的“天路”建成通车。

既然“僻”是致穷的原因,那么“通”就是治穷的手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淹子岭村本来就很美,“天路”把沿线的绿水青山串珠成链,让淹子岭及沿线的村落纷纷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快车道。

“修了这条路,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我们方圆几十里种的油桃、小米、柿子等土特产终于走出了大山,卖上了好价钱!”“天路”沿线的西井村村民赵东升那张黝黑的脸笑得山花一般灿烂。

围绕“天路”带来的机遇,临朐顺势而为,以“交通+”做文章,围绕“交通+旅游发展”“交通+脱贫攻坚”“交通+美丽乡村”“交通+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六纵五横两环两联”的大交通格局。伴随着一条条宽敞平整的生产路伸向田间地头,路网建设凭借其强大的近因效应,迅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仅极大方便沿路群众通行,也为村民们买卖农产品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截至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10公里,全县需实施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的807个村庄全部完成建设,完成率100%。

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交通+产业”基础优势,淹子岭村吸引了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打拼。

一直在外打拼的村民陈军返乡投资,注册“天润果蔬合作社”,将“山水林岭村”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第一车间”,实行“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与村民合作发展蜜桃、猕猴桃等富民产业,农户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来合作社打工再拿一份工资。

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国成忠掰扯着手指头算起一年收入账:“8亩山地流转费1700多块钱,合作社打工能挣1.5万元,蜜桃还有3000多块钱的分红呢!”

2019年,新的发展契机又悄然而至——结合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临朐又部署了“绿满城乡、秀美临朐”专项行动,投资1.4亿元组织实施道路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打造出一条条“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大道。

如今,走进淹子岭村,一座座石头垒成的民宿掩映在绿树丛中,青石地面严丝合缝,新修的窗棂与原有的构件浑然一体,愈发古朴典雅,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现在一年收入抵过去10年!”今年49岁,过了半辈子苦日子的村民李善霞没想到,空置多年的石头房修缮一新后还能变成“金房子”。

如今李善霞是民宿“隐逸雅居”的主人,之前和丈夫在外务工,辛苦一年能挣万把块钱。村子成景区后,她回来开起了农家乐,火的时候一天能接待20桌,每年至少赚12万元。“以前村子、房子都是空的,现在都活了!”对比今昔,李善霞十分感慨。

“在星空下睡去,在鸟鸣中醒来,采花摘果、坐荫芳林、闲话品茗,一家人来这里住下,能真正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从济南来的游客王峰非常享受在这里的度假。

而随着淹子岭村入选“齐鲁最美田园”,名气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旅游+”经济、“后备箱”经济也让村民们的小米、熏腊肉、土鸡蛋等土特产供不应求。

“过去打完谷子去赶集,3块一斤卖不出去,现在游客到村里买黑小米,每斤10块都供不应求,到了旅游旺季,村里的山货,没有卖不了的!”村民肖广玉自豪地说。

农民更有精气神,农村更有吸引力。如今,淹子岭上建起了“房车露营基地”,江北最大写生基地“旅游综合体”也已初具雏形,以原始石头村落为载体的民宿和农家乐拔地而起……淹子岭的旅游脱贫之路让乡亲们都富了起来,也给深山古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潍报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刘明志 刘瑞华文/图)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