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285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3家“准”上市高企,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
科技创新:城市发展最强劲内生动力
越是困难时期的发展成果,越有说服力。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关键时期,青岛持续深化科技引领城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特殊时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创新的源头活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培育285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推动3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或过会,有望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科创母基金签约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总规模近20亿元;“投保贷联动”业务为36家次企业提供贷款1.8亿元;创业黑马建设的独角兽加速基地落地并引进注册了60家企业;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成立,构筑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高地……
上半年,青岛的科技创新交出了逆势上扬的靓丽成绩单。
企业为“体”,科技创新韧性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发挥经济引领作用的“生力军”。上半年,青岛砥砺前行,完善了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为关键时期的科技创新增添了韧劲儿。
作为科技创新最庞大的主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半年来逆势增长:截至7月底,我市有五批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数达2855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备案数量。
面对疫情冲击,这些中小企业不仅要“活得了”,还得要“活得好”。半年来,市科技局联合区市科技主管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6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减免房租等费用4980万元,惠及企业2292家;同时,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推行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联合税务局开展“研发费加计扣除及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网络直播,“隔空”把政策送到企业手中;而频频上线的“屏对屏”路演,更是为中小企业吸引了60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
疫情期间,市科技局通过科技资金审核绿色通道,会同市财政局拨付列入2020年预算的高企认定奖励和研发投入奖励7.6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2900余家。多措并举,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顶住了资金压力,快速实现了复工复产,“稳住了”这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更难得的是,在我市高企上市培育库中,已经有62家优质企业蓄势待发,准备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在建立高企上市服务联盟、对接上交所和深交所、优先倾斜布局技术创新中心等一系列举措的帮扶下,今年,我市有16家企业入围山东省首批科创板上市拟培育科技型企业,居全省首位;有3家高企上市或过会,有望提前完成年度目标。青岛科创企业的爆发力十足,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
平台为“媒”,产业升级质量高
用平台思维做乘法,青岛打造创新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科技企业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一流的科技园区是最好的摇篮。上半年,我市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及评估中心,健全全市“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为科技园区的“组团”发展、高效互通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指引;制定科教产融合园区建设方案,深挖科教资源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为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提供了动力。
提到孵化载体,就不得不提在青岛扎根的“王牌”服务机构。华夏基石建设的“产业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总部基地”,已经导入了7家上市公司或头部企业,其中4家已注册落地;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即将投用,有8家意向企业已经“预约”入驻;创业黑马建设的独角兽加速基地落地并引进注册了60家企业,其中准独角兽区域总部企业1家、高成长企业18家;中国科技开发院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和产业培育平台,也已引进注册企业38家……这些平台不仅带来了一流的服务模式,还带来了顶级的企业资源,为青岛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生力量。
平台效应叠加下,青岛产业升级蓬勃发展,后劲儿十足。
在生物医药领域,青岛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在青建设未来大健康技术创新研究院,导入光动力医学创新、微针透皮给药、全身热疗肿瘤治疗、低温冷疗康复等项目研发中心、产业转化中心,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孵化一批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培育多家行业领军企业。
在高端制造领域,青岛与北京建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建造、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修复、装配式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创泽国际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落户,建设国际化综合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在信息技术领域,青岛推动声智科技项目落地,建设声与智能融合技术研发基地与产业应用示范中心;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落地,在青建设地面信息港、新一代智能卫星研发中心等,打造国家级空间信息产业国际科技创新园;推进“中国智谷”项目,建设泛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将吸引京东数科、京东方、浩鲸云等2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助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来自“大国重器”的好消息,则让青岛在国际创新前沿都站得住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发的“海燕-X”将世界深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等7家合作单位签约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完成主体施工;山东能源研究院加快立项建设……这些成果生长在青岛的高端创新平台上,为青岛抢占世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为“用”,内生动力再优化
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金融活水的灌溉、人才智库的浇铸、顶层设计的谋划……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更多内生动力。
金融支持是科技创新发展最好的助推器,这一点,在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尤为明显。4月,科创母基金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顺利签约,总规模近20亿元,其中,同创伟业已经投向了我市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卡奥斯平台。目前,科创母基金已深入对接并储备超过130只子基金、规模超600亿元,储备直投项目30余个、规模超200亿元。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投保贷联动”业务上半年为36家次企业提供贷款1.8亿元;深化金企对接,促进商业银行上半年为1264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338亿元。
科研本身不是创新,从科研到投入市场的全过程才是创新。半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青岛推进成立半岛科创联盟,召开胶东五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座谈会,协同五市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器、创投风投、技术转移、行业协会等创新平台和要素,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建立“局校会商”制度,围绕重点攻关项目与地方产业需求,与驻青高校开展深入合作,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推动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构筑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高地……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与市场的对接也越来越顺畅。
科技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愈加突出。半年来,青岛高端创新人才的发展朝气蓬勃: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9人进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候选名单,26人向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发起了冲击。海尔集团、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本地人才留得住,外部人才也引得来,上半年,青岛加码优化科技人才服务措施,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发放电子许可3444份,为我市吸引全球人才打通了快车道。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