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宣传 | 海洋体育,如何“乘风破浪”?

大海,是勇者的舞台。

当下,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海上嘉年华”——2024第十六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首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正在举办。水上摩托艇、桨板、动力冲浪板、海岸赛艇、皮划艇、沙滩排球、藤球等7项全国级以上涉海体育赛事轮番上演,一场“海味儿”浓烈的时尚体育大餐让人大呼过瘾。

北洋设计·2024年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青岛站)

大海的浩瀚让人敬畏,大海的宽广让人向往。乘风破浪,弄潮儿们踏浪前行——抱起冲浪板,做个“浪”人,体会一把“乘风破浪”的刺激;骑上水上摩托艇,侧卧急转、花式转弯,感受在浪尖上颠簸、被浪花追逐的紧张;挥动划桨,或站或坐或趴或躺在桨板上,化身“水上漂”……是什么吸引众多运动爱好者投入大海的怀抱?城市如何打好海洋体育这张牌?

借举办2008年奥帆赛东风,自2009年起,青岛帆船周·海洋节每年一届、从未间断,来自世界各地的帆船运动员如约而至,从青岛的海岸起航,扬帆弄潮。

随着“帆船之都”声誉日隆,青岛近年来引进了多项海洋体育赛事,平静的海面变为激烈的竞技场。同时,这些颇具观赏性的运动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搏击风浪的激情体验。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道,“大海是个巨大的自然力量,她总是在时而柔软、时而狂暴的波涛中,向我展现出她的无穷魅力”。海洋的深邃、宽阔像是天然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人前去冒险、探索、征服。著名冲浪手贝瑟尼·汉密尔顿曾在冲浪中突遇鲨鱼袭击,虽然不幸失去一支臂膀,但她依然热爱冲浪运动。她说:“我渴望迎接海浪。跳进海水里后,喜悦的泪水会夺眶而出”。

变幻不定的大海,让这些海洋体育项目充满刺激和挑战。在不断与海浪搏击中能体会到运动的“苦与甜”,从与大海“脾气不合”到“轻松拿捏”,再到不断解锁新技能,参与者能获得挑战自我的愉悦感、成就感。

有人说,搏击海浪是一种追逐自由的勇气;每一次向大海发起的挑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每一次在汹涌波涛中的拼搏,都彰显追逐梦想的力量。

北洋设计·2024年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青岛站)

海上看世界的美学视角。

白居易登上高楼,写下“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的名句。而现代人早已不满足于陆上远眺,而是要“移步”海上,乘一叶白帆、划一艘皮艇、驾一骑“水上摩的”,与大海来一次亲密接触。又或者,穿上潜水服游入海底,看梦幻般的“动物世界”,找到探寻世界的“新视角”。在青岛,一旦你置身海上回望,山、海、城、湾相拥相连的独特风景,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

不仅如此,很多海洋体育爱好者认为“这是一种转换心灵视角的奇旅”。海洋体育不同于陆上运动项目,它更需要参与者克服对未知的恐惧,放弃“脚踏实地”的稳定感等,在不停的“动荡”中把握身体平衡,找寻运动之美。

2024年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邀请赛(青岛站)

小众但出圈的“社交货币”。

一方面,和时下流行的飞盘、骑行、攀岩等小众运动一样,海洋体育的各种项目足够独特,也很能“出片”。桨板夕阳瑜伽照、驭风而行的风筝冲浪照、海面起飞的动力冲浪板照……够美、够炫、够帅,不仅在朋友圈里拿得出手,也能成为好友间聚会的谈资。

另一方面,很多海洋体育项目需要大家一起训练、互助等,为人们提供了深度社交的场景。比如,一些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培训、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交场景。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运动技术,进入到各种与之相关的运动社群中,将结伴运动作为日常社交。

当海洋与运动相遇,新的故事正悄悄展开。浙江、海南、青岛、厦门等沿海省市已经站上海洋体育的赛道,扬帆破浪。

携手赛事,讲好“城事”。

著名赛事成就一座城市的故事不断上演:如果没有马拉松赛事,希腊的马拉松就只是一个盛产茴香的小镇;如果没有英超,谢菲尔德留给外界的印象也仅停留在“钢铁之城”。

海洋体育赛事蕴含的技与艺、力与美、速度与激情,亦是传播破壁,展示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如连续举办十六届的青岛国际帆船周成为青岛向世界展示形象、讲好故事的生动窗口。一次次千帆竞发的时刻,也一次次将城市的风貌、人文等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4年全国海岸赛艇沙滩冲刺邀请赛(青岛站)

逐浪产业,寻找“蓝海”。

当前,体育产业正方兴未艾,海洋体育更是一片诱人的“蓝海”。有数据显示,到2027年,海洋体育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可以预见,海洋体育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将会越来越大,将强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和行业快速发展。

在青岛,以帆船运动为纽带,借力集体育、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城市综合节会,正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2021年,青岛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突破700亿元,其中,帆船竞赛表演业、培训业、制造业以及海洋休闲、旅游推广等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青岛国际帆船周的溢出效应明显,每年吸引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支队伍参赛,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消费过亿元。

帆船运动不畏风浪的拼搏精神,早已融入了青岛的城市文化中   王雷 摄

陶冶精神,塑造城市品格。

海洋体育比陆地体育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会为城市带来有别于陆地体育的精神、文化等“无形资产”。

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帆船赛,赢得了“帆船之都”的美誉,而帆船运动不畏风浪的拼搏精神,也无形中融入了市民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乘风破浪的品格。这个城市涌现出郭川船长和宋坤、刘学、徐京坤等一批中国航海领军人物,并创造了多项帆船世界纪录。

面朝大海,海洋体育如何更好地“激流勇进、搏击风浪”?

找到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

品牌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产业带动作用最强的“龙头”,也是发展海洋体育的必经之路和关键所在。

海南万宁通过举办全国冲浪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冲浪锦标赛等国家A类赛事,让“冲浪万宁”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对青岛而言,引进国际知名赛事与创办自主品牌赛事可齐头并进,形成以帆船赛事为主导,其他水上运动赛事为补充,具有青岛特色的水上运动赛事引领模式。

2024年中国摩托艇公开赛(青岛站) 王雷 摄

面向海,但不止于海。

不少发展海洋体育的城市,不仅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还拥有港、滩、湾、岛等资源,可以形成岸线支撑、远岛拓展、河湖并重、区域协同的发展布局,让海洋体育覆盖面更广、层次更多元、形式更多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

比如,青岛可依托崂山、珠山等风景区资源,探索发展漂流等户外水上休闲运动产业;以灵山岛、竹岔岛、小麦岛、小管岛、女岛、田横岛等岛屿为依托,大力发展帆船、桨板、摩托艇、潜水、滑水等深水域水上运动产业;以大沽河、胶莱河、墨水河、风河等河流为依托,大力发展龙舟、桨板、皮划艇等运动项目。

青岛有“帆船之都”的美誉  王雷 摄

让运动“能量”转变为文旅“留量”。

海洋体育是自带文旅基因的产业,当运动与文旅相关的音乐、娱乐、时尚等内容融合,运动的“能量”就可能转化为城市的活力。

在这方面,有不少城市已经做出了尝试。杭州开放十条城市河道,供市民进行皮划艇、赛艇、龙舟、桨板四种水上运动,引领了cityboat潮流,也为杭州带来更多文旅“流量”。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探索“体育+旅游”模式,开创海底、陆地、空中、水面四栖等30余种项目,吸引超过60万游客体验海洋运动。在有着“水上运动天堂”之称的澳大利亚,划桨板和皮划艇看悉尼歌剧院是热门游线。

于青岛而言,探索海洋体育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比如,通过支持海洋体育与海洋文化民俗节庆活动融合,可以激发海洋体育的文旅基因,既让专业海洋体育运动员乐于到此参赛,也能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吸引旅行者前来打卡体验。

人们向往大海,因为大海就在那里。我们期待更多人回应大海的召唤,做勇敢的弄潮儿,亲近这片蔚蓝,感受海洋体育的无限乐趣。(作者:张芝萌 周亚娆)

欢迎扫码关注“青岛宣传”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