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CT、做B超、涂药膏……青岛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用妙手让枯木逢春

人感冒了,会到医院找医生,树木无言,如果生病了怎么办?入冬了,随处可见行道树被涂白,有的被打上风障绑上麻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青岛,有这样一群“树木医生”,他们通过“健康诊断”提早掌握树木健康和生存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保护树木的环保生态和景观功能。尤其是在严寒极端天气到来之前,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树木,专业队伍可以提前观测和预判,及时干预,率先为树木进行“体检”和修复。

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工作站的队员们在四流南路上为树木体检修复。

为树洞做填充修复“手术”

市北区四流南路上,马路沿线46棵大的行道树,原先几乎棵棵都出现了树皮脱落、大树洞裸露的情况,它们的状态引起了树木医生团队的注意。近日,记者跟随青岛市市北区园林绿化工程二公司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工作站的队员们,再次来到这里,前不久,专家站的五六名成员,用了一个月时间,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为每一棵树修补大树洞。

“修补大树洞过程很复杂,治疗步骤有7项之多。树木医生首先要判断树洞位置和朝向,分类进行治疗。我们先清理树洞,把病健交界处腐烂的部分和垃圾清理干净。再进行杀虫杀菌处理和防腐处理。”工作站的成员曹先聪告诉记者,以往,填充树洞使用水泥,水泥干燥变硬后对树木伤害很大。如今,树木医生用上了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剂有伸缩弹性,可以适应树木生长。树洞填满后,需要用纤维布或薄钢丝网片固定,最后使用愈合剂。

最近气温下降厉害,树叶簌簌飘落,而早在入冬前,至第二年初春这段时间,是植物保护专家们最忙的时候。“你们在干吗呢?”一上午,不时有路过的市民围观行道树修补树洞。“我们给树看病呢。”曹先聪说,在检测树木和修复树洞时,询问的市民常常一拨接一拨,“我们就顺便给大家科普了。”

一树一策“对症下药”

“在冬季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中,有一种工作叫‘清园’。”青岛市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修复专家站特聘专家邱元英告诉记者,清园首先是清除枯草层、病虫枝和枯萎枝条,实现城市绿化整洁干净;第二就是通过药物、人工或物理手段来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大家看到的树干上绑麻绳,也是有讲究的,需要上松下紧地绑,吸引虫子从树上下到麻绳里“安家”过冬然后把它们困住,等到来年春天再把绳子解掉。还有树体涂白,树体涂白要一涂到底,进行保温和遮光,以防严寒天气树木遇到冻害,防止树根从地下抽离出来。“随着进入隆冬季节,团队们还有一项任务是为树木浇越冬水,这就像‘穿上羽绒衣’。浇水的时间很有讲究,如果温度高了,浇完接着就会蒸发;而如果浇完的第二天气温进入零度上冻了,那是最好的。树根周围的土团力加大,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就甭管遇上什么大风寒冷天气都不怕了。”邱元英兴奋地说道。

和人类一样,树木完成体检发现病情后,需要由医生开药方并精心治疗,有的要涂药膏,有的要“插管”,有的还需要进行“整形手术”。“你看这棵树,一旦失去树皮,真菌就会直接侵蚀树干,加速树干腐烂。”在四流南路上,邱元英用手指抠动着一棵已腐的树干,原木硬质的树木已经松软,一小块树干轻松被抠了下来。“树的力学结构被破坏,承重能力和抗弯折能力大大下降,如果倒伏很可能砸到周边车辆。所以我们要进行检测,看它是否还坚固。”“看诊”结束,树木医生开始“听诊”。“砰砰砰”,她用小木槌敲击树木,正常健康的树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但有空洞的树木敲击声沉闷,被称为“异常音”。通常来说,树木下方有空洞,上面是“实心的”,倒伏的风险更大。听声音,这棵树有空洞,但空洞到底有多大?从外观难以推断。

这时候就需要“高端设备”,一台树木横断面声波检测仪可以通过测量声波传播速度,来检测活体木的树干是否有空洞或腐烂情况,就像是为树木做个“CT”和“B超”。技术人员先在树干上量出等间距,打上了10个桩钉作为检测点。然后,用仪器测量出树木的离地高度。再将检测仪固定在树木上,将检测仪上的10根传感线连接到桩钉上,手持锤子有规律地敲击一个桩钉,通过检测其他检测点接收声波的速度,来判断树干内是否出现中空或者腐烂。“检测仪会实时显示出声波传播的速度,如果声波传播得快,说明有木介质,内部应该是完好的;如果声波传播速度慢,可能里面会有中空或者腐烂了。”工作站技术人员夏艳说。

“体检”实验室处处高科技

接着,记者来到位于嘉定山公园的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工作站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通过显微镜分析植物样本信息,各种高科技的检测仪器看得人眼花缭乱。

曹先聪告诉记者,古树“体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看地下,“用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计,可以测出古树生长环境的地温、土壤湿度,从而得出根部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然后,用两种仪器探测土壤的ph值和盐碱度,这也是判断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最后,还要看一下土壤的营养构成,比如常见的氮、磷、钾,还有铁、镁、锰、钴等微量元素,我们有专门的土壤检测仪,对古树的土样进行分析,得出土样的营养构成,从而可以得知树木当前所处的营养环境。”曹先聪说,影响树木地下根部生长的还有土壤容重,他们也有专门的设备来测量土壤容重。

接下来就要对古树地上部分进行检查。“检测树干是否健康,我们有树木横断面声波检测仪,判断古树名木地上部分的长势,看看它的抗断强度。”曹先聪介绍,最后是检测枝叶是否健康,利用叶绿素检测仪检测叶绿素、叶面温度等。有的“体检”结果当场就能出,有的则要把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最后,“古树医生”会为古树出具一个全面的“体检报告”,再根据“体检报告”对古树有针对性地“开处方”,提出诊断方案。而针对病虫害防治,树木医生们还可以运用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通过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措施,给树木保养、保健,提高树木自身免疫力,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使其少生病虫害,或使生物灾害处于可控范围。

相关链接

建专科医院为古树体检

今年7月,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提供四项古树诊疗服务、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目的是“让古树名木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据悉,在青岛,目前有古树名木2500余株,100余个树种,其中一级220株,二级233株,名木35株,其余为三级古树。崂山景区、大泽山等山林地区是古树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主要树种为银杏、圆柏、侧柏等,其中银杏数量最多。

市园林和林业局搭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线上“青岛古树医院”,医院的“医生”,由国内相关高校团队专家、老师以及我市行业内相关专家、技术骨干志愿者担当。青岛的古树名木将享受四项专业诊疗服务,包括健康检查、诊疗、救治和日常保健。根据方案,对于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每年实施一次健康查体,其他古树每两年实施一次健康查体;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档案”,做到“一树一档”;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技术支持团队要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一树一策”专项保护。(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植保团队 用青春换古木常绿

59岁的邱元英带领一群90后年轻人挑起岛城古树名木保护的大梁

前几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让大家了解到文物修复工作的寂寞艰苦与高度专业性。事实上,还有一项工作绝不亚于修文物,那就是修古树。作为国内知名植物保护专家、高级工程师,59岁的邱元英说:“古树是我们城市唯一不可复制的活着的生物,是我们城市建设的基础。”在她看来,世界上记录历史主要有3种形式:文字、文物和古树。而其中,只有古树是有生命之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存在百年甚至千年,见证着历史,且不可复制。

邱元英在实验室里检测研究。

把青春献给了植物保护

“今年是我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第41个年头了。”讲话轻声细语、气质内敛的邱元英告诉记者,一年年面对着一棵棵树木,让人心境纯净,一晃竟然走过了大半个人生。心态单纯,工作却丝毫不简单,“园林人不是粗人,每一棵树、每一株植物的成长、修剪、抗病虫等等都有细致的标准,一年四季时时刻刻有繁琐的工作,栽种一棵小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去呵护和照顾;面对年迈的古木,则要像对待长辈一般谨慎和尊敬。”对“城市农民”的戏称,邱元英很严肃和认真,“即使是树穴重新翻土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泥沙层、颗粒层,到营养土层,原始的土壤需要保留,没有营养的就需要换土……”对待每一个“孩子”和“长者”,她都用一生所学尽着保护责任。

“我的父亲就是从事园林工作的。”邱元英告诉记者,当年少的她接替父亲的工作来到青岛市植物园上班时,从小没干过体力活的她,为侍弄花草拿起了铁锨,担水、挑粪。“这个苦哪里吃过?我也害怕树上的、土里的各种各样的虫子,但是既然从事了这行工作就要坚持。”她感慨说。后来邱元英在青岛市园林科研所一直工作到55岁退休,在这期间进行了《崂山古树名木修复》这一专项课题,着手修复崂山中的诸多古树名木。“在崂山有一棵家喻户晓的古树耐冬,名为‘绛雪’,当时,我曾跟随众多专家和前辈对‘绛雪’进行调研、诊断,那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摩修复古树。”邱元英回忆道,前辈们对待古木的那种专业与专注的匠心精神,在她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邱元英渐渐挑起了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的大梁。这些年,海云庵、法海寺、栲栳岛、于姑庵、荒草庵、天后宫……市区几乎每一棵古树前都留下过她的身影。崂山古树名木尤为众多,因其地处暖温带,温暖湿润,适于南北方多种植物生长繁殖,所以,邱元英无数次带领各地专家、学者游崂山,“一方面是尽地主之谊;另一方面我也有点‘私心’,毕竟各地植物不同,保护和修复也各有所长,每次游览完了,我都会让他们谈谈对崂山古树的看法,把‘经’留下。”

队员们为古树体检。

救治古树就像医生治病

很多人对古树保护不甚了解,但植物遭受病虫害时的情形却都见过。事实上,邱元英也一直从事青岛市区的绿地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推出了第一期青岛市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俗称“虫情预报”,一干就是30多年。至今,这项工作她仍然在坚持。有人戏称她是青岛市园林害虫的“头号大敌”。2003年,青岛市遭受美国白蛾的侵袭,她带领团队一面研究美国白蛾的生物习性,一面指挥全市科学防控,为巩固绿化成果和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多次受到山东省林业系统的表彰。

2016年,邱元英正式退休。与她一同从岗位上离开的,还有她那满满两大柜子的书本,大都是跟植保相关的专业书,还有工作30多年记下的笔记。“绿色是我的情怀,植物保护是我唯一的专业,这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2017年,邱元英加入青岛市园林植物保护专家工作站。2018年底,古树名木专家站成立,她又投入到古树修复的工作中。“成立工作站后,我们先是实地调研市北的古树名木生存状况,然后确定修复对象。只要是生命就有生老病死,我们根据树木的生长和衰老状况,对它们进行科学救治。”邱元英说道。

与古树打交道40余年,邱元英有着丰富的修复经验。当她一见到那些遭遇病虫害的树木时,立马就会眼神犀利、雷厉风行起来,就像一个上了手术台的医生。她说:“救治古树就像医院救治患者,有内科、外科、放射科、骨科等等很多科室,我们当‘医生’的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还它们健康身躯。”

新闻延伸

90后团队的坚守与传承

古树见证了世间的沧海桑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择一事,终一生,这份坚守初心的匠心精神引领邱元英不断在事业上精益求精。而在青岛市园林植物保护专家工作站,还有几名初入植物保护和古树修复行业的年轻人,他们凭着一股子认真劲,选择了这份孤独、辛苦、要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夏艳,尽管时常与泥土打交道,却让她生出一份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叹;90后的曹先聪从一本笔记开始,由病虫害研究到预警,一点一滴地累积着植保知识;同样作为90后,刚毕业一年的单泉那股求真的韧劲让大家忘记了他的年龄最小。目前,植物保护专家站将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诊断、土壤检测、病虫害分析、病菌分析、药剂药效检验等精细化研究能够在实验室轻松实现,再应用于指导实践。

“植物保护是一个广义的知识,是一种生命科学。”邱元英认为,做植物保护工作不仅要肯吃苦,还要有钻研精神、脚踏实地,更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把自己所有的专业和技术知识、所有的学和悟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人,让他们尽早独当一面,让植保工作后继有人。为了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了解植物保护知识,他们常常在冬季带着社区居民一起去给行道树挖虫蛹;走进学校,从一棵树讲起,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绿色意识。

邱元英每次修复完一棵古树时,都会在树上系一条红丝带,以传承上一辈老人对古树的寄托,表达这辈人对古树的保护和爱戴,“我的夙愿便是让这一棵棵参天古木能永远活在大地上。”

对话

记者:您觉得“树木医生”是一种什么职业?

邱元英:这在中国还是个新鲜的名词,但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1924年,国际树木学会就提出了“树木医生”的理念。“树木医生”要掌握包罗万象的知识和技术,比如树木生理、土壤诊断和改良、气象灾害的诊断与应对、病虫害防治等。在日本,这个行业的报考门槛很高,需要具有7年以上的树木研究、诊断、治疗、保护等相关工作经历。

记者:您怎么看待为树木看病所采用的高科技?

邱元英:古树树干里长病没?做个“B超”就知道;无人机可以实现药剂喷洒,防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声波检测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为青岛的古树名木保驾护航,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本领。日常维护更多解决的是“看得见的伤害”,对于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等对树体、树根造成的“看不见的伤害”,则需要借助专业仪器进行探查判断。(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荣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