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博物馆“搬”进大学:以美育人,促进文化创新发展

日前,“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山东青岛。当日下午,采访团走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民间工艺博物馆,参加琴岛学社“探寻非遗魅力 推动文化‘两创’”政协委员读书活动,领略非遗之美。

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图书馆4楼,于2019年底建设完工,面积达1000多平米。11日下午,当采访团走入博物馆,大到千工床、织布机,小到泥老虎、银首饰,气韵饱满的鱼盘、精妙绝伦的柜奁、图腾绚丽的织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2万多件藏品令人目不暇接,它们或者厚重,或者轻盈,有的精致,有的朴拙,穿越时空之美扑面而来。

这是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青岛大学民间工艺美术馆负责人侍锦的实物教学宝库。作为一名资深的民间工艺品收藏家,侍锦从一个古朴的鱼盘开始,把遗落在民间的、看似过时且无用的生活器物收集起来,将它们作为校园美育与德育建设的着力点。“我认为,生活器具是提升人审美的基础,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茶缸茶杯,这些器物的美对锻炼审美非常重要。”侍锦说。在他看来,每一件值得留存的非遗工艺品里,都蕴含着先人的审美智慧、工匠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我们民族之间的团结,对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播,对我们精神的一种凝练,对我们社会安定的一种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侍锦谈到他对非遗传承的看法。

经过多年非遗进高校的实践,侍锦非遗团队在美育育人的同时,于非遗推广、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而今,民间工艺博物馆设立了文创工作室,致力于教育研学、文创设计、助力三农,形成“教、研、产、创”一体化实践平台,为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成果转化开创了新路径。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非遗内容里加入更多的‘戏码’。或许第一代人只是做了实在的事,第二代人则在非遗中寄托了文化理念或者更新了相关技术,第三代人又为非遗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到最后,就会带来一种文化自信。”在琴岛学社围绕“探寻非遗魅力 推动文化‘两创’”的讨论中,第十一届省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马达说。

据悉,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6个,省级“非遗”项目74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项目207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3人,是首批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