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5日讯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今天我们来临摹汪稼华先生的山水画作,通过一起描绘大好河山,向祖国献礼。”国庆期间,青岛市美术馆精心筹划了四个独具特色的展览,很多游客与市民走进馆内打卡,领略艺术之美。假期,市美术馆学术研究部负责人、青岛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薛波直接化身“美术老师”,指导他们提炼汪稼华作品中的元素,一起完成作品,让观众在水与墨的交融中体验国画的魅力。
据了解,公共文化场馆正成热门的文旅打卡地。每到假期,“公共文化场馆热”持续升温。面对旺盛的文旅需求,青岛市公共文化场馆精心谋划,增加服务供给,拓宽服务模式。在以往被动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富有特色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的观览感受,让“走进公共文化场馆”成为国庆文化生活的一抹亮色。
青岛市美术馆副馆长叶蓉介绍,青岛市美术馆的墙外就是大学路与鱼山路交界的网红角,年轻游客来馆内打卡的活跃度比较高,且更加热衷于参加美术馆的推广活动和体验活动。“为了国庆假期的音乐会,我们在大厅放了一台三角钢琴。结果今天一早,就有游客自发去演奏。假期在美术馆弹钢琴,这种感觉非常松弛,也是公共文化机构该有的样子吧。另外,目前馆里展出《千里阴山·千古岩画——阴山岩画艺术展》,结合这个展览,我们就推出了探馆打卡活动。观众在小红书或者微博拍摄三个展览的美图,加入青岛市美术馆词条,就可免费参与‘点石成金·我的图腾’绘画体验活动,由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工作人员引导观众在岩石上画画。”
青岛市美术馆馆长迟涛告诉记者,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要承担艺术教育功能。该馆的年轻工作人员多数是艺术院校毕业,通过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美学感悟力。“国庆期间,除了常规的展览和体验活动,我们还邀请‘外援’志愿者参与艺术普及。”迟涛说,青岛市美术馆自5月1日延时开放以来,在10月7日将迎来整个延时开放的最后一天。当天闭馆前,他将与青岛作家一起,对谈美术和音乐这两种艺术跨界的彼此照见,同时和大家推介我们的线上系列视频“青美e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