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新征程上唱响山东最强音

“我们集中了部分粮弹和救护用品,就要出发啦!”在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重走支前路》引来不少游客参与体验,游客和演员一同推着木制独轮车,冒着“枪林弹雨”开启支援前线任务。让革命情怀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这样的红色旅游在山东别样红火。

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沉浸式体验项目《重走支前路》,参与者正在运送支援前线的物资。图源:大众日报

山东,不仅承载着红色文化基因,更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书写着山东奋进故事新篇章。

国庆当天,泰山之巅,旭日破云,霞光万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岱顶冉冉升起,与朝霞相互辉映。

泰山脚下,孔子故里,也在这初升的朝阳中鲜活明亮起来。海内外游客正衣冠、拾肃容,沿着孔庙古柏苍苍的道路,遇见源远流长的华夏文脉。

而位于东营市河口区的田间,收割机轰隆隆驶过,将一排排玉米卷入仓内,切秆、剥皮,金黄的玉米棒顺着出仓口倾泻而下。这片曾经的盐碱地奏出丰收乐章。

再看中国重汽集团莱芜工厂焊装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整齐排开,机械臂不知疲倦地挥动,一块块钢板从车间出去时就变成了“新黄河”重卡地车头。从新中国的第一辆重卡,到黄河X7氢燃料重卡,中国重汽等山东制造劈波斩浪,奔腾向前,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蓝天白云下,万顷碧波旁,目光转向位于烟台龙口市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个个化工塔罐高高耸立,高低回环的输送管道排列得井然有序,开足马力、生产正酣。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图源:裕龙石化供图

每一个蒸蒸日上、意气风发的场景,都是齐鲁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巨变,是山东劈波斩浪、勇立潮头的奋斗模样,更是中国75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的生动缩影。

放眼今日山东,生产总值长期位居全国第三位,工业制造门类齐全,实力雄厚,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在化工原料、高端装备、家用电器制造等领域实力雄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37家,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810公里,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今年,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核能供暖项目正式并网,潍柴动力第四次刷新世界行业纪录,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青岛完工交付,全球首艘专用的海上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首次自航出海……

一个个如数家珍的数字、一项项鼓舞人心的科技创新,彰显着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硬核实力。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迎难而上,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持之以恒,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大刀阔斧,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山东改革实践。

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山东从一股风、一束光中捕捉绿色动能,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大关,意味着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绿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亿吨。

如今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改变可不仅仅是在工厂车间。

如果您到山东游玩,在黄河之畔,会看到蜿蜒千里的黄河生态绿色廊道,景美如画;在威海,飞驰于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每一步都是自由与畅快;在济宁,嘉祥矿山石坑变身生态小镇,树木繁茂,鸟鸣啁啾……放眼齐鲁大地,生态美景随处可见。

一项项能源建设的“大手笔”,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见证着山东逐“绿”而行,向“绿”而兴的不懈实践。

一切的经济发展,最终都将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而民生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车水马龙、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气。

一直以来,山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抓紧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从国庆假期的山东文旅活力中,不难发现,这是一片处处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土地。临沂琅琊古城,游客在古风诗韵里体验千年琅琊变迁;青岛奥帆中心,北部战区海军组织舰艇开放活动,大批游客登舰参观;济南明水古城,特色小吃香气扑鼻,热门摊位前排起长队……非遗、古风、国潮、美食、文创,越来越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正形成山东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国庆假期第五天,全省15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28.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5%。

与时代同行,与家国同心。迈步新征程,扛起“走在前 挑大梁”的重任,山东尤需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展望未来,山东向十万亿GDP迈进可谓底气十足,奋楫再出发,定能在新征程上唱响山东最强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 闫骏)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