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洋83航次中,“蛟龙”号开展下潜作业。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从世界发展历程来看,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科技发展并扩散、应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
从新中国成长75年的历程来看,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对青岛来说亦是如此。从仅有个位数的科研机构到千余个创新平台赋能百业,从凤毛麟角的高企到7900多家高企竞风流,从不足百人的科研群体到如今“两院”院士领衔的完备人才体系……这座创新之城走过的每一步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辉。
现在,青岛拥有全国唯一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打造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3个“国字号”产业创新平台,拥有29所高校,汇聚了38名住青“两院”院士、678位国家级人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280万……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征途上,青岛的“显示度”不断提高。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赛迪顾问发布的“科技创新百强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科技创新引领力”、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等榜单中,青岛都处在“第一梯队”。
整座城市创新源泉涌动、科技活力迸发,青岛以科创为笔,为城市发展动能的持续跃升绘就了动人的画卷。
从2家科研机构到1500多个创新平台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奋楫扬帆,青岛始终把创新当作引领发展的强大引擎。
前段时间,青岛一次性新增27家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75家。对几十年前的青岛来说,这是无法想象的。1952年,青岛仅有2家科研机构。现在,仅中国科学院就在青岛设有海洋所、青岛能源所2个整建制研究所和14个分支机构,全市国家级科研院所达24家。
站在更高的维度、更大的范围汇聚创新要素,青岛健全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体系,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总数已超1500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创新平台的数量分别从6个、30余个和不到70个飞速增长到18个、100余个和1400余个。
这些平台是创新资源耦合互动的集聚地,是颠覆性成果诞生的“高产区”。
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实现高速磁浮领域重大突破;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稻品种与配套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在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轨道交通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卡脖子技术”成果实现量产,制备出的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循环寿命居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平台有集聚“产学研用”要素的创新体系,能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连接实验室和产业,推动重磅成果梯次产出:全球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海藻倍他葡聚糖(BG136)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抗乙肝病毒海洋新药LY102获批进入临床、山东省首个经临床验证的抗HPV医疗器械成功上市……在新型科研模式支撑下,“蓝色药库”不断充盈。
像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青岛有136家。它们在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力地牵引着青岛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智慧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的新赛道,汇聚创新资源、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平台还在不断涌现:“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总控与数据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山东能源研究院完成建设,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全省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建)获批,以算力赋能产业发展……
大规模、多层级、全方位的创新平台体系葳蕤蓬勃,青岛创新之城的名片熠熠发光。
从8家高企“飙升”到近8000家形成产业集群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在其返回“旅途”中,中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以下简称“22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的相关设备,打造了一只“无形之手”,全程为返航路径提供精准指引。
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在这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中,以22所为代表的青岛科技企业“参与度”不断提升——这也是青岛科技企业在75年间“量”“质”齐升,逐渐成长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一个缩影。
为了建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务院于1991年发布第一版高企认定办法,高企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在青岛,最早关于高企的记录是在1994年,全市共认定高企8家;到去年底,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近8000家。
30年间增长近1000倍,这种“爆发性”增长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以高企为“主阵地”,催生产业重大变革、实现城市“弯道超车”的颠覆性技术不断产出,青岛屡屡在全国乃至全球多个领域实现技术领先——
青岛天仁微纳建成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生产线,打破了微纳加工领域的国外垄断;海信突破高像素密度8K光学引擎照明与成像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了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青岛思锐智能研发出国内首台能量达到8兆电子伏特的高能离子注入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海尔生物医疗的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生物样本低温自动化存储装备的国产化……
高端科技成果的诞生离不开企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青岛一方面持续多年提升科技资金投向企业的比例,七成、八成、九成……企业逐渐成为科技资金的主要“去处”;另一方面,青岛也以迭代更新的政策,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大手笔补助。以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这项“普惠”政策为例,2012年度,青岛仅有227家企业享受到了该政策,加计扣除额不到20亿元;而截至去年底,青岛享受该政策的企业数量近1.2万家、加计扣除总额超376亿元。
还有一组数据是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最好说明。201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5.4亿元。对十年后的青岛来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零头”。2023年,青岛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30亿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青岛立足产业实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院所、企业等联合攻关的产学研协作体系愈发稳固,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道路更加通畅。
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突破性技术和成果为牵引,青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去年底,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5.71%,高出全省14.35个百分点。
从不足百位科研人员到院士引领的人才体系形成
中科院院士胡敦欣1979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目睹了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心里种下了走出中国近海、挺进西太平洋的“种子”。后来,当年只能“蹭”其他国家科考船出海的他以发起人身份主持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计划。
1989年,中科院院士宋微波还只是个青年博士,从德国学成归来,他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二楼阳台右侧搭建了一个6平方米的简陋实验室。后来,中国纤毛虫学研究从这里出发,走到了国际核心位置。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城市创新的“密码”,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抓手,决定着城市科创引领发展的高度和未来。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彼时,青岛的科技人员也仅有不足百人。如今,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数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青岛研发人员也达数万人,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十。
新中国成立阔步向前的75年,也是青岛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的75年。
现在,全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280万。这些人才中,不乏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核心”人才。例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领衔的凤麟核团队研制的国际首台高分辨率智能中子照相机在青岛面世,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电路结构、动力电池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无损检测,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力。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还有不少外籍人才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远藤常博是变频电机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自2006年到青岛以来,他与中国团队合作研制出高水平的永磁电机变频控制算法,打破了海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助力我国变频电机控制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有力推动了家电产业发展。
以体制松绑释放人才活力,青岛推广“揭榜挂帅”等制度,目前已立足海洋科技、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领域推出项目,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真正以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在青岛280万创新人才的活力涌动中,“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频频产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照进现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打造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动能、释放人才活力,青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张慕鑫